践行共享理念 同创文明城市

同创文明城市,必须积极践行共建共享理念。今年以来,市扶贫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责任分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责任分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分工》要求,积极广泛开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动,推动贫困群众文明生活;扎实开展结对共建,让社区洁净居民文明;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让整个扶贫系统文明干净,以有力举措支持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从制度入手,解决根子问题。当前,部分已脱贫群众虽然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物质上脱了贫,但精神面貌并没有改变,不少群众还延续旧的生活方式、陈规陋习。我市坚持“问题在基层发现、整改在上面入手”,坚持物质与精神双脱贫,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农村开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动,从改变生活习惯抓起,真正让农民群众在干净文明的环境中过上幸福生活。为此,市委出台《关于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动的意见》,旨在以农村贫困家庭为重点,在稳定脱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家庭卫生状况、生活习惯、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新风貌。二是创新开发“村级扶贫专岗”,激活文明内力。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村级扶贫专岗的研究、推动工作,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村级扶贫专岗实施意见》,形成《精准扶贫村级扶贫专岗》山东地方标准。全市现已开发专岗2602个,服务特困群体3369人。三是实施教育扶贫“三帮一”,让贫孤孩子更有志气。教育扶贫“三帮一”,即一名科级以上干部、一名优秀教师、一名爱心企业家共同结对帮扶一名贫孤孩子,激发贫孤孩子内生动力。全市现已募集扶贫助学基金4600多万元,帮扶贫困学生4062人。四是创新开展“三有三净”行动,让脱贫户干净体面、精神好。在全市全面建立“1211”帮扶制度,即让所有帮扶责任人都为脱贫户制定针对性强的帮扶方案1套,每月走访不少于2次,至少打扫1次卫生,征求1次意见建议。对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行细化,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开展生活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县乡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定期开展“三有三净”行动,“三有”即贫困户家中有电视、有电扇、有遮风挡雨的门窗,“三净”即院内干净、屋内干净、个人干净。

  扎实开展结对共建,让社区居民共享文明成果。市扶贫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岔河社区开展党员“双报到”,通过现场调研、对接座谈、督促指导等方式,共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是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市扶贫办会同市委老干部局、市农科院、市老年大学、德城区农业农村局等5个部门单位,共同结对帮扶岔河社区9个小区,每个单位直接对接1至3个小区,确保社区帮扶全覆盖。二是建立定期帮扶制度。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以来,市扶贫办建立了定期帮扶制度,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市扶贫办坚持每周到社区对接,开展创建活动。三是全员齐上阵。制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党员“双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表》,将全办25名同志分成2个志愿组,每个志愿组每周由一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带队直接到创城现场,做到全员参与。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150余人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清理楼道内堆积物10余处,清理小广告40余处,清理小区绿化带内垃圾10余次、近1000平方米。

  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培育扶贫系统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市扶贫办联合制定《关于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整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方面存在的不严不实、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甚至贪污腐败、帮扶责任及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能力不足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营造共创文明浓厚氛围,加强与《德州日报》等主要媒体合作,在机关积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机关显要位置,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确保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祁玉方(作者单位:市扶贫办)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