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电动车挂牌了吗?

市区有30余处登记网点,市民可就近办理号牌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孙良玉

今年8月19日开始,德州作为试点城市在城区开展二轮电动车挂牌业务,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悬挂牌照上路行驶,标志着德州正式进入电动车辆(电动自行车、电动二轮车)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时隔近仨月,这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车有何新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相关采访。

【街头调查】“骑车要挂牌”渐被认可

连日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细心观察会发现悬挂“德州”字样车牌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了。这些车牌分绿色和白色两种,前者为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正式牌照,后者为临时牌照,多为“超标车”,此类车可理解为“无脚蹬车”。

记者调查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对“骑车要挂牌”的认识渐渐深刻,不少市民直言“参与交通要做到文明、守法”。

【记者观察】

11日中午,记者在市区湖滨大道与东风路交叉口观察发现,该路段向南行驶的信号灯绿波通行期间,同向行驶的12辆电动车中有4辆悬挂了号牌,其中有两辆是白色的临时牌照。

“8月份我刚刚买的电动自行车没想到还不符合国标,不过还好能挂上临时牌照。”一名年轻女士对记者说,为了方便上班她新购买了这辆带有脚踏板的电动车,直到挂牌当天才知道买了一辆“超标车”。

【市民看法】

崔女士:

“这辆车是两个月前刚购买的,上周刚刚在派出所免费办理了电动车号牌,这样就可以合法上路了。”市民崔女士说,电动自行车要挂牌,她和家人起初也颇为不解,但了解到这项政策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交通管理时,她和表妹一同办理了电动自行车号牌。

崔先生:

“电动车真的需要治理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都是由这些车辆引起的,挂牌登记绝对是一件好事。”市民崔先生说,不久前他在十三局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者逆行、闯红灯撞上了崔先生正常行驶的车辆,“车子只是轻微剐蹭,撞我的那个人连连求原谅,我只能自己拨打了保险公司的电话,吃了‘哑巴亏’。”

【市场调查】

“新国标车”车型占领市场

电动车要挂牌,对商家有无影响?市面上在售车型是否符合标准?对此,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商。

【记者观察】

记者走访十余家销售商发现,一些知名品牌的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在售车型几乎全部为“新国标”,仅有一两家销售商还有零星的“超标库存车”。

【销售商看法】

张经理:

“今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行业有了‘新国标’。目前,我们店内销售的所有电动自行车、轻摩车全部都是‘新国标’,这些车可以轻松上牌。”一家知名品牌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张经理对记者说,“新国标”对电动轻便摩托车(电摩)进行了标定,因此类车辆属于机动车范畴,需要办理摩托车牌照,导致了销售受到影响。

赵经理:

“‘新国标’要求车辆的质量不得大于55千克,车子的速度不得超过25千米每小时,而且售价较之前销售的车型还要贵几百元。跑得慢了,而且价格贵了, ‘新国标’对于 各界也是褒贬不一,销售市场肯定会受影响。”一家电动车经销商赵经理说,如今很多市民对“新国标车”处于观望状态,一方面在等降价,另一方面想购买小品牌的“超标车”节省开支,由此一来生意“比较难”。

【部门解答】

市区有30余处登记网点

截至11月10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共办理城区电动车号牌业务96049副,其中正式号牌为 29440副,临时号牌66609副。

目前,我市电动车挂牌业务正处于试点阶段,省级相关规定或政策将在年底前出台。

1.如何办理电动车挂牌?

电动车挂牌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需要车辆所有人持身份证(德州居住证)、电动自行车发票和合格证到各登记点办理正式号牌,也就是绿色的号牌。此类车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脚蹬,并能骑行。

另一种情况是“超标车”,实行备案登记。因其界定为电动二轮车,不能称电动自行车,所以需实行备案登记,过渡期以三年为限。这种超标的电动二轮车可以到现场登记,也可在网上申请。市民在申请时要严格按照系统提示的要求上传照片,审核通过后选择邮寄的会邮寄到家,选择自取的需带身份证和申请通过后推送的二维码到所选的登记点取号牌。

2.购车单据丢失如何办理业务?

“如果发票和合格证丢失,旧国标的车可以本人填写承诺书来办理号牌,如果是新国标的车辆,得本人和经销商联系补充齐全才可挂牌。”民警提醒,目前市区已有30余处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网点,广大市民可关注公安交警部门或媒体发布的信息,就近前往网点办理车辆号牌业务。

【背景解读】

为何要实行电动车挂牌?

记者从公安部网站了解到,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8431人死亡、6.3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从分析看,全国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数量和电动自行车肇事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实行电动车上牌,旨在通过依法整治,实现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主要路口通行率明显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的目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