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

经开区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

□本报记者刘潇本报通讯员孙贤董运

好人广场上的宣传牌吸引市民的目光。 记者路龙帅摄

10月14日,走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郭家庵便民市场,水果蔬菜、熟食、生肉等摊位按品类排列,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秩序井然。

一座城市,文明是发展的灵魂。不仅是便民市场,如今,行走在经开区的大街小巷,一步一景,一花一树,无不让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搏,创城带来的是“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

这一切,得益于经开区坚持把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开发区建设,通过创新弘扬、活动推动、载体宣传、典型引领等一系列做法,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初步成效,“文明开发区、诚信开发区、美丽开发区”进一步叫响。

思想道德建设载体丰富

10月1日上午,宋官屯街道宣传办组织辖区青少年、街道志愿者80余人开展“颂党爱国歌唱祖国”活动,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家手举五星红旗,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朴实而浓烈的爱国之情。

经开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通过“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育、“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漫画大赛、向国旗敬礼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不仅如此,经开区先后开展“孝信俭创”主题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进五促”宣传教育活动、《我文明德州文明德州文明我先行》十大行动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市民文明素养三年提升行动”等创新活动,以“我文明德州文明德州文明我先行”为主题,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素养提升为重点,在全区形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创先争优的良好环境,提升了经开区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发展质量。

志愿服务注入源头活水

10月13日上午,宋官屯街道付庄社区组织辖区20名青少年开展“DIY彩色轻黏土”手工制作活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一会儿工夫,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蘑菇花园”手工制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

去年5月份,经开区志愿服务中心建立,印发《关于建设“志愿开发区”的实施意见》,通过设立组织、建设队伍、网上注册、活动开展,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依托志愿服务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立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30处,组建宣讲人员库,积极开展基层宣讲活动,将党的理论政策、科技文化等送到基层。“志愿开发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志愿开发区网站、微信平台上线运营效果良好。截至目前,志愿者注册数量近7000人,志愿者队伍注册数量达到80余支,依托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

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

“铺张浪费风气偏,勤俭节约共婵娟,刹住铺张浪费风,移风易俗谱新篇……”近年来,移风易俗主题巡演在经开区各镇街轮番上演。“我们开展的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走基层活动,很多节目为原创作品,素材来自现实生活,以演出的形式表达群众心声。 ”区党工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杨玉红如是说。

为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经开区深入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常伴”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依托文体小广场开展广场舞比赛,组织移风易俗文化演出等,形成简约时尚、节俭文明、绿色生态新风尚。在全区文明家庭中开展“晒晒我们的好家风家训活动”,引领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好家风家训,引起较大反响。

目前,全区各社区(村)都建起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章程、规范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全面启动“美丽庭院+文明生活方式”创建工作,“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常伴”也逐步成为经开区新风尚。

典型引领塑造道德高地

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城市文明的灵魂。近日,在经开区管委会楼前的好人广场上,新增的“好人榜”宣传展牌精彩亮相。这集中展示的有95名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他们有的孝老爱亲,有的敬业奉献,有的诚实守信,有的见义勇为。经开区以身边典型引领市民学习好人、争当好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开区已连续5年对全区道德模范进行评选表彰,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区共表彰159名区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80余人当选省市“好人之星”“德州市道德模范”等。

此外,经开区还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将减河湿地公园、长河公园、管委会广场等公园全部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村庄)。以村训家训、价值观主题雕塑、楼门车库文化、文化街等为载体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付庄社区、簸箕刘社区、东尹村等121个示范社区(村)建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