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事业70年:从除害灭病到科学防控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南摄影高家辉通讯员张媛媛

8日,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0周年成果展在德州市博物馆南广场举行,成果展展示了70年来我市疾控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发展、艾滋病长效防治、人民健康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展现了我市疾控事业的不断前行。

疾控事业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为我市人民健康筑起一道牢固的屏障。

各类传染疾病实现有效控制

随着疾控事业的发展,我市取得了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胜利,连续多年实现“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

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霍乱防控工作,从1999年至今,无霍乱病例报告。近几年来,我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疫情平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未出现大的暴发流行。

2009年4月30日,原国家卫生部正式将甲型H1N1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我市报告发病151例,死亡2例,随后报告病例逐年下降。我市成功阻击了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减缓了疫情聚集或暴发的强度。

面对近年来登革热、寨卡病毒性出血热、黄热病、埃博拉病毒病等新发传染病疫情的严峻形势,我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加强疫情监测,加强蚊媒监测,及时对疫区来华及归国返乡人员、出国务工及旅游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及健康教育,新发/再发传染病输入我市及发生本地病例的风险较低。

建立长效防治机制防治艾滋

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防治工作机制。我市以防艾委为平台,不断将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到新的高度。

长期以来,我市各级疾控机构努力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规范的疫情管理服务,2005年起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治疗依从性不断提高,病死率不断下降,2019年抗病毒治疗职责全面移交至医疗机构,抗病毒治疗的科学性、规范性进一步提高。

为提高我市艾滋病检测服务可及性及早期发现能力,我市致力于打造覆盖全市的艾滋病三级实验室检测网络。目前全市拥有艾滋病确证检测实验室1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58家,艾滋病检测点134家,全市HIV年检测能力达到60余万人次。

传染病监测实现实时报送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的传染病报告形式为专案报告、五日报、旬报、月报四种,均以书面文字和数字形式报告,主要通过电话和邮寄方式上报。2007年我市实现了乡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全覆盖,由过去传染病监测报告纸质报表逐级汇总邮寄,到实时网络直报形式的转变,截至目前,我市实现了全市200余家近700余VPN用户从事该项工作,疫情管理水平处于省内先进行列。

2003年,我市设立3所省级流感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2009年,德州市人民医院和德州市市立医院等2所医院上升为国家级哨点医院,德州市疾控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建成,纳入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我市开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及疫情综合监测质量连续多年度稳居全省先进行列,为我市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病原学支持。

慢性病防控取得新进展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环境不断的变化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引起的死亡占比不断增加。

德州市于2005年在武城县启动了以死因监测为主要内容的疾病监测试点工作,到2011年死因监测工作覆盖全市。2013年底,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肿瘤登记工作、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工作。

多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媒体,结合各类相关活动,组织开展了以“知晓你的血压和控制目标”为主题的全民测量血压、咨询义诊等各类活动,普及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减盐意识。

同时,我市还积极进行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推广、健康促进示范场所创建工作、成立市级健康教育讲师团、践行控烟履约职责,引领全民禁烟践行控烟履约职责,引领全民禁烟、丰富健康教育活动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