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寨河西刘村的历史变迁

王河北

在禹城市辛寨镇最东边,苇河西岸,308国道南面两公里处,有一个古老美丽的村庄,叫河西刘村。河西刘村东面与安仁镇隔河相望,西邻王庄村,西南与战高村接壤。

据《禹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刘氏始祖刘塬(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由山西洪洞县刘家塘背井离乡,历尽艰辛,迁来漯河(后称苇河)西岸立村。传说大禹治水时,这里曾临时做过禹的指挥部,周围地势较高,河岸西边堆积了大量泥沙,后来又连续发生了多次洪水,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洪水漫堤的情况。当时这里还没有人居住,属未开发地带,荒无人烟。刘塬感觉这个地方还不错,雨天能排涝,旱天能够利用河水浇地,于是就带领家族成员,战天斗地、披荆斩棘,历经千难万险,整平土地、耕耘播种、盖房修院、挖沟修路,总算安了家。因刘塬早在老家时就会一门编织汗衫的手艺,除满足一家人穿着外,编织的多余汗衫经常拿到集市上去卖,挣几个钱,养家糊口。他白天忙种地,晚上忙着织布做汗衫。因刘塬做的汗衫远近闻名,人们习惯上就称该村为“汗衫刘村”。解放后,因该村处在苇河西岸,才改称为河西刘村。

康熙年间,国家趋于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清政府又推行新的移民政策,从人口较为稠密的山西向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迁徙。河西刘村的景姓是楚之公族后裔,大夫、辞赋家景差,将军景翠、景阳是第一代景氏先人。据河西刘村的景氏家谱记载,景氏祖先景山由山西洪洞县景家台迁移至河西刘村,距今已经历十三世,大概算来有400多年的历史。

依照《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和 等书记载,河西刘村丁氏是姜太公的后裔。丁氏祖先丁磨由北京城东丁家洼迁移至河西刘,先后经历了十三世。

据史料记载,路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此后至清,路姓由于仕宦、谋生、避灾等原因已散居全国各地。清乾隆年间,路氏家族的一支又由北京城西南路家庄辗转数百里,迁移至禹城河西刘村,至今已经历十一世。

清朝中叶,肖氏家族由河东迁来;焦氏家族由洪桐县焦寨迁来。距今也八九世了。

几百年来,河西刘村六大姓家族经过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这片热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奋力拼搏,不断改善生活环境,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开辟成良田沃土,把贫穷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建成了远近闻名美丽富饶的新农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