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消防部门:聚焦防控保平安

山东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增援队德州分队举行国庆消防安保誓师动员大会。 尹岩摄

9月26日,山东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增援队德州分队举行跨区域增援拉动演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力做好保平安、护稳定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市消防开展了多次拉动演练。

今年4月中旬到10月,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全国集中开展“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我市消防部门紧紧依靠党委政府,聚焦风险防控,强化工作措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火灾形势实现持续平稳,社会抗御火灾能力显著提升。

高站位谋划让责任体系“活起来”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火灾形势稳定,必须从源头上找问题,有效防范风险,因此开展一次针对9类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成为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的迫切要求。市政府相继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压实消防安全责任。 9个行业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制定系统治理方案,强化健全“四个清单”、条线排查、隐患曝光、督导问效等工作落实,全面推广“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

防范消防安全风险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重点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推动部门监管与单位自查相结合,标本兼治,多方联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2537家场所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自查自改突出风险3776处。对全市2537家“九类”风险场所排查建档,确定不放心单位“负面清单”,市消安委下发《关于对全市消防安全“不放心单位”隐患整改进行督办的通知》。5月份以来,政府、行业体系负责人及基层网格员等2000人检查企业(单位)1.3万家次,整治违章动火动电、堵塞通道等火灾隐患7000余处。

多方联动让防控体系“实起来”

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认真研判本地消防安全形势,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围绕全市9类场所,深入分析当前消防安全形势,打破属地区划、人员归属,开展联合清查围剿火患专项行动,将全市划分主城区、宁乐庆等五大监督执法协同区,整合区域内全部监督力量,制定隐患单位“红、黄、蓝、绿”四色动态监管标准,建立“一企业一对策”和“四张清单”,对标对表整改隐患。对全市4家集团化企业、1064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4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责任人、管理人分级开展“培训约谈”,签订《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消防安全责任承诺书》6792份,收集《消防安全自查合格报告书》3675份。将896家微型消防站全部纳入“一呼百应”指挥调度系统,以快为要、以快致胜,努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下发《关于建立火灾防控联勤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的通知》,专项执法行动以来,市、县两级治安、督察部门成立30个联合检查组,与152个基层公安派出所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日常检查与“错时”夜查,共检查单位1087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927处,清理“三合一”场所17家。152名消防协管员和8049名警务助理深入农村、社区排查火灾隐患、开展宣传教育,推广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1.5万具,全市未发生小火亡人事故。

大力推进让实战体系“动起来”

安全无小事,防范需先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此次专项行动中,专门对388个社区设置最大、最难、最危险、最复杂险情,进行道路通行测试、固定消防设施启动、作业车辆展开等演练。掌握微型消防站、固定消防设施、水源道路、登高作业面、供水方式等17大类26分项47个详细信息,统一制作360度全景图。对全市191家石油化工企业、12处城市综合体、121处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开展“六熟悉”实战演练,更新灭火救援预案365份,制定“一企一档”896份,普查水源6200处,全部录入企业监管信息平台。安保期间,提高调派等级,一处接警,多点调派,与交警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出警通道,与11家企业消防队、47个乡镇专职消防队和896个微型消防站实行“联勤、联动、联训”,全面提升初控火灾能力。

为提升队伍实战打赢能力,德州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灭火救援专业队和作战编成建设,按照标准编配大功率泡沫水罐车、高喷车、远程供水系统等有效装备,选拔43名优秀消防指战员,抽调10部执勤消防车,编成6个灭火冷却组、1个化学救援组和1个抢险救援组,随车配备灭火、抢险救援、防化洗消等器材700余件,按照“片区主战、区域联动”的模式,统筹各类救援资源,建立战区协同作战机制,确保在接到跨区域增援命令后快速、及时出动,坚决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 张晓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