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烧冀鲁边


  1938年秋,八路军“挺纵”在乐陵成立后,纵队司令部接办了油印刊物《烽火》(原名《血花》),后改由中共冀鲁边区特工委宣传部主办,一周一期,十六开本;10月下旬,刊物改为报纸,定名《烽火报》。起初报纸是每周两期,一、六出版,有时也出时报,四开四版,每期印数2000到3000份不等.
  1940年,《烽火报》达到全盛时期,发展到石印机五台,工作人员120余人,总印数达5000余份。这份报纸成为边区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抗日报刊,是边区抗日军民的主要精神支柱。《烽火报》除报道边区新闻外,还能够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对边区军民及时了解国内外局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报纸与中共中央的《新华时报》、新华社油印消息等报纸保持着密切联系。消息来源除转载中央新闻、消息之外,一些党政军领导人也亲自为报纸撰稿、写社论。李先念为报纸写了《胜利在望》的社论,宋任穷、肖华、王卓如也为报纸写了很多文章,如《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属于我们》《反攻的时刻即将到来》《冀鲁边区的形势和任务》等。地委、专署、群团组织和各县的领导人也都为报纸写文章,尤其是边区文救总会主任吕器写稿最多,内容通俗易懂。还有一些文艺性歌谣与鼓词,干部战士与边区人民群众很喜欢阅读,争相传阅。
  报纸经常刊发一些对敌宣传的稿件,及时揭露国民党妥协投降派的阴谋,对敌伪军政人员进行攻心战。 1941年秋,《烽火报》报道了宁津县大队一举缴获日军两挺机枪的消息。因为日军几次下乡抢粮都扑了空,便改变主意,装扮成赶集卖菜的百姓下乡偷袭,将两挺机枪装入麻袋,绑在小平车上推着,后边跟着一队稀稀拉拉、松松垮垮伪装的日军。早就得到消息埋伏在青纱帐里的县大队战士,等到日军走近,先开枪打死了推小车的日本兵,紧跟在小平车后面的六七个日军慌了神,扑向小车,七手八脚想把装在麻袋里的机枪拖出来,可是绑得太结实,怎么也拖不下来。县大队的战士们冲上公路,冲着敌人又是几枪,剩下几个没死的日军拼命逃回了据点。战士们用刀割断绳索,抱起两个麻袋迅速隐没在青纱帐中。他们打开麻袋一看,是八成新的机枪。没花多少代价就从日军手里缴获两挺机枪,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胜利,《烽火报》一报道这个消息,立刻被边区军民广泛传播。
  1942年12月,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烽火报》与冀鲁边军区政治部的《前进报》合并,改组为《冀鲁日报》,成为边区机关直属报纸。各专区都设有报纸通信员,并建立统一协调的转运站,将报纸和其他对敌宣传品输送到敌人后方广为传播,报纸影响更为深远。据点里的伪军,一见到报纸和其他宣传品,就都老实几天,盘算个人前途,有的甚至偷偷为我军做事。
  1944年1月,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建立渤海区,《冀鲁日报》与清河区的《群众报》合并,改为《渤海日报》。《烽火报》及后来的《冀鲁日报》,引起了日军的极度恐慌和恼怒,多次以报社和印刷厂为目标进行突击“围剿”。社长兼总编辑傅国光、编辑李亚民惨遭杀害。为防备敌人的破坏,报社的印刷、出版始终都是在地下室秘密进行,并经常变换印刷地点。每次转移都是在夜深人静时,几十名战士和抗日群众肩扛车拉,悄无声息地把每台重达250多公斤的机器转移到新地点。 5年间,先后转移了20多次,共挖建了40多个地下印刷室和仓库。
  纸张问题是出版报纸最大的困难之一。刚开始,所用纸还能从敌占城采购后偷偷运来。渐渐地,日伪军加强了对纸张的控制,严禁纸张出城,使得根据地经常闹纸荒。为解决这一难题,边区政府于1940年7月办起了自己的造纸厂,很快试制出了质量较好的毛头纸,解决了边区的纸张之需。
  从1938年秋季《烽火报》创刊,到改称《冀鲁日报》,《烽火报》出版了4年,共印470期。期间,《烽火报》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始终如一地宣传和发动鲁北冀南一带人民群众全面抗战,鼓舞了边区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使深陷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乐陵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供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