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祖寨村村民任冬亮——葡萄情结成就创业梦

任冬亮带领当地农民学习种植葡萄技术。吴华摄

□吴华

眼下正是葡萄销售的旺季,在武城县老城镇祖寨村的冬亮葡萄园内,果香四溢,一串串葡萄挂满了架子,令人垂涎欲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采摘。“平时工作也没有时间出来,正好周末有时间,就过来采摘一下,葡萄真的很甜,比市场上买的甜。 ”9月1日,前来采摘的武城市民陈维维说。

这里的葡萄之所以甜度更高,得益于葡萄园负责人任冬亮引技术、改品种的“秘诀”。“我种的是有机葡萄,没打过药,上的都是红糖和EM菌调配后的肥料。 ”任冬亮说。

今年31岁的任东亮从2017年开始探索有机葡萄的种植模式。之前在县城馒头房打工的他,一直怀揣着种植梦。“曾经在老家种过葡萄,养得挺好,结果率特别高,我就想回老家办个葡萄园。”萌生这一想法后,任东亮辞职回了老家。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遇到的就是征地难题。“想征一连片的地,但好多村民不愿出租,最终通过村党支部帮着联系这才租成了。买苗没经验,买了假苗,一颗都没活,赔了钱。好不容易种上葡萄后,因为当年春天的一场大风,刮倒所有架子,一切又重新开始了。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种种困难,任冬亮说,“创业不在年龄、不在早晚,为的是心里的梦想。 ”“刚开始,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他东奔西走找种植大户学经验、查资料,还从河北请来种植大户进行指导,失败多次也不放弃,大家伙儿都挺佩服他的。 ”祖寨村村干部祖志行感慨地说。

经过2年多时间的摸索试验,葡萄园在任冬亮的精心管理呵护下,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我种的都是国内最新品种,阳光玫瑰、心愿、晨香。葡萄甜度用测糖仪检测达到了20度以上。 ”任冬亮介绍。

小葡萄,大事业。任冬亮把葡萄园作为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热土,在探索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积极打造种植基地+休闲采摘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亩产1500多公斤,去除人工、肥料成本,一亩地能挣1万多元,这18亩葡萄园比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强10倍。 ”任冬亮算了一笔账。

一个人富裕不是目的,带动更多人致富才是初心。任冬亮在创业过程中不忘带领当地村民共同致富,在葡萄园打工的当地村民就有30多人。

“在这里打工不怎么累,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比干其他活儿强,还能学到技术,东亮说了,我们任何一个人想种,他都给提供秧苗、免费指导种植。 ”在冬亮葡萄园打工的村民吴艳梅说,“我今年53岁,还有能力种,没准哪天我也自己当老板了。 ”

实现乡村振兴,形成产业是关键。虽创业不易,但任冬亮用自己的执着和身体力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我将扩大种植面积,再引进一些新的品种,把村里的妇女带动起来,让她们也能增加一份收入。等他们学会了技术,就动员大伙儿一块把葡萄种植做大做强,形成咱当地的特色产业。 ”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