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略孩子在学校的“不适感”

心理咨询师: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开学伊始,幼儿园里“哇”声一片,校园里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头痛、肚子痛、失眠、心悸等症状随之而来。家长面对孩子们的哭诉,大多认为“这是他们逃避上学的小伎俩”。其实不然,开学对很多学生意味着环境变化、心理变化,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本期心理咨询师张尚坤讲述曾经向他咨询过的一个“分离焦虑”案例,告诉家长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分离焦虑”心理。

案例 12岁男孩住校后出现经常性失眠

“老师好,我的孩子上学后开始出现失眠的症状,一开始我以为他在说谎,可是最近他越来越憔悴,身体也出现了咳嗽、低热的不良反应,去医院就诊后也没什么效果,我们怀疑他有心事,可是又问不出什么来,希望老师给孩子开导一下。”近日,咨询师接到一位母亲打来的电话,称12岁的儿子最近失眠严重,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习和身体健康。

经过协商,男孩和母亲如约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看上去很疲惫,但很有礼貌,主动向咨询师介绍道:“我叫小勇(化名),睡不着觉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就是从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寄宿学校后开始的,我并不讨厌新学校,但就是睡不着觉,白天上课也没精神,非常痛苦。”

分析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难以适应新环境

小勇的情况是“分离焦虑”心理的典型表现,咨询师首要任务是弄清楚他为什么会失眠。

经过了解,咨询师知道小勇是家中的“独苗”,从小父母就十分宠爱他。虽然小勇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但父母连吃饭、穿衣都要征求他的意见,而且他小时候因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便一直和父母睡在一起,如今12岁了,依然没有分房睡,这让小勇患上了严重的父母依赖症。

所以,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内心的孤独让小勇无法入睡,睡不着觉的他总是担心第二天白天上课没精神,越是着急就越焦虑,长此以往导致他心理失常的影响越来越大。

咨询过程 努力适应分离,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小勇一起分析了失眠的原因,教会他如何放松身心以及睡不着觉时该如何处理。同时给孩子做了催眠的干预,在干预后期,直接在催眠中导入睡眠状态,以此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

随后,咨询师与小勇的母亲进行了单独谈话,坦言“分离焦虑”心理的成因非常复杂,找到失眠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可以给小勇买一个他喜欢的毛绒玩具,因为孩子在睡觉时抱着毛绒玩具,会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当然这些只是暂时的缓解,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孩子自身的成长。“分离是一生要学习的课程,人在分离中才能成长。分离意味着痛苦,没有痛苦,人就不会成长。”咨询师告诉小勇的妈妈,随着孩子长大,他需要在与妈妈依恋和分离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这一阶段如果处理好,孩子会学会变得成熟,有能力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会更有力量。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孩子在面对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时,就会遇到问题。建议父母多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循序渐进,让他建立与学校、老师、同学的联系,当这些纽带建立后,孩子也就逐渐摆脱了分离焦虑的困扰。

咨询师有话说

儿童“分离焦虑”要因势利导

现实生活中,相比较小勇这样出现严重“分离焦虑”的案例来说,更常见的“分离焦虑”发生在幼儿园。儿童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多父母会认为“都得经历这个过程才能长大”,其实处理这一阶段孩子的“分离焦虑”需要技巧,咨询师就此给出了建议。

首先是大声哭喊“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的儿童,他们的哭闹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同时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带有消极的问题,如:“你今天哭了吗?”“幼儿园的饭吃得下吗?”等问题,这会强化孩子的分离焦虑心理,让孩子更不爱上幼儿园。而是要给予鼓励,“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等等。

其次是跟随哭闹型,这类儿童对于上不上幼儿园没有太明显的反应,只是当其他小朋友哭闹时,他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种类型的孩子一般能比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只要旁边没有哭闹的儿童并且有新奇的玩具,就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家长可以有意引导孩子和性格比较活泼开朗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用小伙伴积极的因素去感染、带动他们。

此外,还有一类儿童对新环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可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开始想家、找各种理由哭闹,一旦哭闹起来,他们就会持续很长时间。建议家长在送他们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大门口多待一段时间,积极引导孩子发现更有趣的事情,还可以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其主动学习、帮助其他小朋友,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关注和欣赏。

本期心理咨询师

张尚坤

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小学生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咨询经验。同时不断外出学习,系统学习了沙盘疗法、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对话元认知、家庭系统排列、房树人等心理干预技术。现为德州晚报心理咨询团专家、德州市十佳心理咨询师、平原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平原五中心理咨询师。

擅长:家庭教育与家长培训,青少年人生规划,失眠及各种心因性躯体疼痛,学生考试焦虑,学生厌学导致躯体症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克服恐惧、焦虑等。

咨询风格:以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元认知、沙盘等多种技术相容论证施治。追求内因外因双重干预、最快最稳定的心理干预原则,尊重、理解、关怀求助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