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镇甲马营

□张明福

武城县甲马营镇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运河古镇,位于县城西九公里处,距离武城老城十五公里,是今武城县甲马营镇政府所在地。

明清时期,这里是略小于县城的武城县第一大镇。它曾是六百年的运河水驿所在地,南来北往的官员士子以及商旅长时间络绎不绝;它也曾经商铺林立,不仅南北货物堆积如山,其税收长期稳居武城县各集镇之首。

为了保证运河通行秩序和过往官员士子的安全,这里驻有专门负责运河社会治安的“巡检署”长达五百多年。

众多文人墨客被运河两岸的乡野美景所感染,曾为运河岸边的千亩桃园留下许多妙语佳句。

传说赵匡胤曾在此下马视察

甲马营镇历史悠久,传说镇名与赵匡胤有关,推算起来该村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立村。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起兵路经此地时,曾下马视察军营,后遂将村名改为“下马营”,后演变为“甲马营”。乾隆年间的《武城县志·杂记》中说:“甲马营堡子城,即旧志所谓遗营也,土人呼堡子城。闻国初尚有武弁驻守,今久裁革,城亦圮,惟旧志尚存”。

过去也曾有人说,甲马营的命名源自这里是赵匡胤的出生地,县志同时予以明确,“世传为赵太祖所生之地,误”。

明朝“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曾作《甲马营》七言律诗:

人云宋帝此蓬蒿,

未有祠宫荐寂寥。

乱后中原馀紫气,

军前宿将有黄袍。

千年鹿逐身俱健,

万里龙驱准自高。

好前翩翩幽蓟客,

莫驰名马竞弓刀。

明朝嘉靖年间的户部尚书李廷相也曾写道:

甲马营中秋气高,

赵家南渡火光销。

桓曹只解窥神器,

天子元来自有谣。

另一个与甲马营历史有关的传说是,这里曾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始设的东阳县县城故址。近年考古发现,东阳县故址位于甲马营附近的运河河道下面4米左右。王莽新政期间东阳县被废,隋开皇六年(586)复设,但县治改设在今河北省故城县的故城镇。东阳县治在甲马营的时间约240年左右。

明清时期是众多衙门所在地

甲马营为运河重镇和军事重地,明清两朝官府在此设有三个衙门:递运所、水馆驿、巡检司。

1.甲马营递运所

甲马营递运所是明初所设置。由于京杭运河当时还没有完全畅通,济宁以南的粮食物资多由陆路运至临清、甲马营、德州等卫运河港口,然后通过卫河和南运河河道运到通州。为此设有“甲马营递运所大使”一员,这可能是甲马营所驻最早的衙门机构。

2.甲马营水驿

甲马营水驿也称甲马营水馆驿,设立于明永乐九年,即公元1411年。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于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将京杭大运河拦腰截断,大运河的船运事业只限于河南、河北和鲁西北的范围内,甲马营水馆驿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甲马营水驿自明初额设水驿驿丞一员,清初相沿无异,至乾隆七年(1742)奉文裁汰驿丞。所有一切稽查、夫役,支领工食,应付差使,管束徒犯诸事,俱责成各州县。该驿攒典、皂隶照旧存留办公。嗣后,甲马营不再设专门驿丞,而驿务全部归县。南北水程为:南自夏津渡口驿至本县甲马营35千米,自甲马营北至德州梁庄水驿45千米。水驿曾设走递水夫230名,走递马11匹,驴2头,马夫7名,白夫12名,需要白银2922两。

甲马营水驿曾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次接待南巡时的康熙皇帝;后于乾隆三十年(1765)、三十三年(1768)、四十一年(1776)、四十五年(1780),四次接待南巡时的乾隆皇帝。

3.甲马营巡检司

乾隆年间的《武城县志·田赋》中称:甲马营巡检署设巡检一员,皂隶二名,巡检弓兵二十名。该管河道自县城北牛蹄窝起至冷家坟直隶故城县交界止。

甲马营巡检司业务上隶属于武德兵备道,在鲁西运河关防要处护卫漕船、提督盘诘、稽查奸盗、保障漕运、税课及商旅安丘、地方治安稳定等都起到了重要社会功能,是封建社会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巡检制度始于中晚唐,五代时期延至州县,宋代创建了专职“巡检”治安系统,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系统相平行。明代承袭前制,《明史·职官四》:“始于关隘之处设巡检司,以警奸盗,后遂增置各处。”《明史》载:“凡在处各府州县关津要害处俱设,俾率徭役弓兵警备不虞”,形成维护基层治安的最底层国家机构。“凡粮船……(巡检司)令役于上下交界之所,催儹速行,毋许以私事逗留,入境、出境按年俱有详报……驰报于巡抚布政司。”“行旅客商停泊境内者,一并彻夜巡守,以防奸宄。”不同版本的武城县志共记录了55名甲马营巡检的姓名、籍贯和任职时间。其中乾隆《武城县志》载有甲马营巡检冯朝东等8人和清乾隆二年(1737)前黄士俊等6人;道光《续武城县志》载有蒋绍芳等19人;民国《增订武城县志续编》载有陈玉清等22人。

民国时曾一度改属恩县管理

甲马营由于处在沙河入卫的河口处,又是恩县与武城县的交界处,此处的堤防对于武城与恩县的防洪排涝均有着重大影响。

明永乐年间,曾于沙河东岸创修南北通堤,自临清塔湾起至武属占官屯止,长约60千米,此后百馀年间,每逢卫河东决,皆先灌入沙河。而沙河水涨更无宣泄之馀地。一经溃决,直注恩县境内,洼下7.5千米尽成泽国。不决,则水势西溢,武城难免水潦。故河头一段堤防,为两县所必争。恩县人堵,武城人扒,持续了很久。

清嘉庆间,山东巡抚铁保判决筑堤纠纷,指令武城出土,恩县出夫,刻石为凭,立为定案。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经邑令潘民表请委会勘,北自占官屯,南至龙湾旧堤一段重行修筑,并由两县议定,底宽10米,顶宽及高度均以2米为限。设遇水大,任由堤上漫过,恩县人不得加高堵阻。武城人亦不得扒掘放水,永为定案,以免纠纷。这座堤坝被命名为“潘公堤”。

1917年沙河东溃,淹了恩县共计4.8万公顷土地,为从来未有之奇灾。然而1918年、1923年、1924年、1925年……累次决口,潘堤冲蹋不堪言状。十余年来,恩县人饱受水患之苦。1930年开始,恩县县长杨玉骧每年都将受灾情况呈报省府,请示解决办法。1933年5月,经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批决,将武城县所属的靠近潘堤的乡镇划归恩县管辖。甲马营于1935年正式归入恩县。1956年恩、武并县,甲马营境属武城县四区。1958年底,武城县合并到夏津县,甲马营建公社后,归夏津县管辖。1961年,武城、夏津划为两县,甲马营公社属武城县管辖。1984年4月撤公社划乡,辖28村。1996年6月乡镇合并,原祝官屯乡5个村划入甲马营乡,甲马营乡辖33个行政村至今。

桃园景美曾有“小洛阳”之称

在嘉靖版《武城县志》记载的武城“前八景”中有“桃园朝露”景观,在乾隆版《武城县志》记载的武城“后八景”中有“桃园春色”,皆指一处,即甲马营街北的运河南岸。这里原有桃林一片,春时桃李盛开芳香袭人,被称为为“小洛阳”。

道光年间武城知县徐宗幹作《桃坞春阴》诗,将桃花盛开的景色描述得惟妙惟肖:

十里缤纷夹岸飞,

桃园有路认苔矶。

停舟树里寻帆席,

系马桥边问酒旗。

千片碧霞蝴蝶舞,

一天红雨鳜鱼肥。

深深水暗花明处,

遥指人从洞口归。

江苏南京人邹坤《桃园春色》不输前者,将嫩红花破口的桃花写得生动传神:

迟日园林好,芳菲满目前。嫩红花破口,新翠柳垂肩。蝶翅香尘染,莺歌晓树传。晴光舒绣陌,淑气霭遥天。共醉黄罏酒,高吟白玉鞭。仙家知不远,身在武陵边。

武城本地人秦太璞也不甘落后,他的《桃园春色》更是胭脂一抹惊艳无比:

芳时草木共争荣,

带笑桃花倍有情。

锦绣千丛含晓露,

胭脂一抹映新晴。

溪云初起寻源杳,

潭水方生放棹行。

何似此间风景好,

落花红雨满春城。

苏碧山在《桃园春色》中所写的“红杏雨”,让人眼馋:

东风吹到众芳前,

一入桃园色更妍。

墙外浓飞红杏雨,

院边淡著绿杨烟。

春融草长莺飞地,

人在饧香粥白天。

如此韶光莫轻度,

几番检点杖头钱。

(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参考了时云山《历史悠久甲马营》一文,在此向作者表示感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