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还原运河生活场景 让运河号子一直“响”下去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侯进摄影高家辉)

明清两代,一批批进京赶考的读书人,给德州城打下了“文脉”的底子,漕粮北运、皇帝南巡、文人游历、商贾云集,为德州城留下诸多“文脉”的印记。这其中,运河号子就是最经典的印记之一。

1934年,冯良才出生在运河边。桥口,那是当时德州最繁华的码头。“住在运河边,七八岁我就在运河里摸虾抓鱼了。”如今,冯良才已是85岁高龄,每次回想起彼时德州运河的忙碌景象,仍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14岁起,冯良才开始在桥口码头做装卸工。那时,码头沿街店铺鳞次栉比,游客如织,纤夫的号子声、装卸的碰撞声与小贩的叫卖声交相辉映。吃午饭的时候,停泊的船只炊烟袅袅,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成为德州码头奇景。

因船只数量多,桥口码头所需的船工数量庞大,村里的年轻人便寻得了挣钱的机会。生意来了,号工一叫,农闲的小伙子们就都聚集到了码头上。

行船之时,船的一切动作都听号子指挥。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取得最大拉力效果,船工号子便成为最好的口令。运河船工号子一般是一个人领唱,其他人应和。领唱者要根据船行的状态、位置、环境,唱出不同的号子。拉帷、打蓬、绞关、起航、起锚、摇橹、撑篙、出舱,每当需要船工们集体协作,号子声便响彻云霄。载重的木帆船缓缓前行,纤夫们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波澜壮阔,如歌如画。

到了饭点,每位船工都能吃到窝头、咸菜、稀饭,不是山珍海味,却足以果腹。“逆水而上,20个人能拉100吨货。100吨,那是10万公斤啊!”冯良才说,以当时的生产力,陆地上三匹骡子只能拉500公斤货物,可以说漕运、纤夫,撑起了德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到了地方,结了工钱,船工们卷上铺盖卷,回到家乡,等待新的工作。而货船上将有新一批纤夫,拉着满舱的货物继续前行,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科技不断发展,现如今,德州的运河早已告别了漕运,运河号子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孩子们来说,运河二字更像一个地标,一个景区,亦或一段尘封的历史。“运河是祖上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冯良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到运河边看一看。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记录、保护、传承,让运河号子一直“响”下去。“大运河舳舻千里,漕运拉动德州繁盛500年,形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脉,它是德州城的精气神儿。”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王德胜说,挖掘整理运河号子,就是重新凝塑城市的生命记忆,这是一件善事,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