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飞翔的翅膀

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飞翔的翅膀

——记刘建义与他的文化三部曲

通讯员 王茹

史韵悠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就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走进了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原党组成员刘建义的书房。当我们看到他的《德州乡村记忆》、《德州历代方志集成》、《乡土教材—大美德州》三部作品清样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坚守、什么叫震撼、什么叫鸿篇巨著”。刘建义曾任文化局长、旅游局党组成员23年,说起他案头的这三部作品,他多年来专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才有了眼前这套传统文化“三部曲”的诞生。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个上千年的古村落逐年消失,为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记住乡愁”理论落到实处,抢救性的整理这些资料尤为迫切。这就是第一部曲《德州乡村记忆》诞生的缘起和初衷。一条河流流淌着一段历史;一个村落诠释着一种文化;一个村名记录着一个传说;一种民俗演绎着一个故事。《德州乡村记忆》这部2000多万字、8000多张图片的作品,客观、详实地记录了德州8374个村庄的“行政隶属、地理位置、姓氏构成、村名由来、乡村医疗、兴教立学、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人物春秋、革命烈士、基层组织”等内容。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国家史志办、北京各大高校的地域文化博士生导师和领导评价说:“这种超大文字量、超大信息量的乡村记忆作品在全国尚属首例。其目的就在于:抢救乡村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留住乡思乡愁。其价值就在于:传播价值、传承价值、研究价值、文献价值、收藏价值、馈赠价值。这部作品的问世,对山东、对全国的乡村记忆保护工作都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

在《德州乡村记忆》编辑过程中,刘建义搜集到散落在全国所有收藏机构和民间等各个角落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纂修的德州地方志、家谱、档案等文史资料,力求资料详实、全面、客观、公正。当第一部曲编辑定稿的时候,第二部曲《德州历代方志集成》也随之诞生。《集成》内容包括: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以及民国修纂的旧志75种、20000多个筒子页、100多函、350多册。地方志其功用就在于“正人心、敦风尚、明正谊、垂治规。究兴衰之由、陈利弊之要,补救时政之阙失、研求民生之枯荣、是为治理之龟镜”。《德州历代方志集成》采用“宣纸印刷、手工线装”的传统工艺,原汁原味的再现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这种对珍稀善本的“抢救整理、极品再现、思接古人、大成之美、道器合一、服务当今”的做法,对“抢救稀缺资源;传承古籍精粹;科学整理应用;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曲、第二部曲的问世,有效解决了传承的问题,但如何传播呢?地方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于是刘建义就萌生了编写第三部曲《地方教材——大美德州》的想法。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编辑了这套12册的《乡土教材——大美德州》。小学段6册:分为“名胜古迹、家乡特产、民俗礼仪、民间艺术”四个板块。初中段3册:分为 “文化遗产、人文地理、红色经典、传奇故事”四个板块。高中段3册:分为“历史人物、文脉绵延、地名故事、廉政爱民”四个板块。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工程。即:一个学生、一本教材,带动二个家长(爸爸妈妈),影响三个家庭(小家庭、祖父母、外公外婆),波及四个老人(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怀。充分利用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励志、廉政、爱民、理想教育。《乡土教材——大美德州》的诞生,必将在全社会迅速掀起“爱祖国、爱家乡、爱我德州”的学习热潮,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加有效、更加快捷的传播。

这三部作品的问世,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化强国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刘建义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我做的这些工作,就是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插上飞翔的翅膀,只有做好传播和传承,才能服务于当代,惠泽于未来。做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当做:无愧于前人的后人和无愧于后人的前人。接下来我的第四部曲《德州历代文存》13卷;第五部曲《德州乡村地名录》500万字;第六部曲《德州那些事儿》1500万字;第七部曲《历代名人咏德州》13卷,也将陆续面世。”他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个构想,无论是内容、还是体量,都强烈的冲击着人们的视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