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民:一生握笔是战士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李霞

70岁的祖国,风华正茂;70岁的共和国同龄人,初心依旧。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刘庆民从一名农村青年学生成长为基层领导干部,从一个识字不多的新闻爱好者成长为市级党报的总编辑。他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党的新闻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本期人物

刘庆民

1949年11月生,196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原县宣传部长、副书记,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德州日报总编辑、党组书记,平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务。

1 新闻战士:初心 

1968年3月,还没完成高中学业的刘庆民就报名参军入伍,被分到济南军区某部红四连。

这是一个英雄的连队,它诞生在1927年黄麻起义的烽火里,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曾经获得“以一胜百连”“模范连”“胜利连”“阳明堡战斗模范连”等英雄称号。在1964年全军群众性练兵大比武的北京演兵场上,时任红四连连长的宋世哲用40发子弹40秒钟消灭40个目标,毛泽东主席在观礼台上站起来为他鼓掌,并把他的枪拿在手里端枪瞄准。

连队的红色基因深深地印在刘庆民的脑海里,他开始试着用文字去记录和宣传连队光荣传统,可是稿件发出去如石沉大海。

当年10月,师政治部举办新闻报道学习班,连里把作为“秀才”的刘庆民送去培训。几个月下来,在师宣传科领导和新闻干事手把手地教导下,刘庆民开始触摸到了新闻报道的门槛儿。

1969年1月,他写的一篇200余字的文章在《江西日报》2版发表,这也是刘庆民见报的第一篇稿子。人生的第一次,总是能让人刻骨铭心,刘庆民也是如此,这篇“豆腐块”开启了他新闻梦的一生追求。

新闻培训班结束后,刘庆民被借用留在师报道组。从那时起,他就成为一名光荣的新闻战士。之后,刘庆民所在的部队从江西调防福建前线改隶福州军区。1974年,刘庆民担任了师宣传科新闻干事,他采写的新闻报道开始发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上,以及军区报刊、地方的省市报刊上。

1975年是刘庆民新闻报道用稿大丰收的一年,除了稿件刊用数量增加外,稿件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仅《解放军报》就用了4个头版头条。在部队的那些日子里,刘庆民亲眼目睹了新闻报道对于鼓舞士气、统一干部战士的思想所起到的作用,他本人也迈入了新闻报道工作的新阶段。

2 宣传部长“职责

1982年底,刘庆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平原县,从事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工作。1990年3月,任县委常委;6月,从政府办公室主任转任县委宣传部长。

一上任,刘庆民就从繁忙的事务中抽出专门时间研究新闻报道工作。刘庆民深刻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自觉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是党委宣传部长的重要职责。在5年多的宣传部长任上,刘庆民在和中央省市新闻界打交道的过程中,结交了许多知心朋友,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

那时,县里既没有报纸也没有电视台,新闻载体只有县人民广播电台,功率也不大,要搞好新闻报道只有靠手写。刘庆民一方面抓人才培养,一年两期举办全县新闻报道学习班,培养自己的“土记者”。培训班采取以老带新、能者为师的笨办法,刘庆民和分管部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亲自授课,帮学员修改稿件,直到他们在上级报刊发表稿件。

另一方面逐步改善新闻报道的硬件建设,利用市电视台在县里的差转台的铁塔,试办县里的电视新闻节目。

刚开始,用两个录像机倒带子的办法制作新闻节目,一个星期只能做一期,后又添置了一部小摄像机,播放的效果很差,可毕竟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县里为广播局先后购置了多部摄像机、编辑机、分米波发射机等新设备,报上级审批了无线电发射频道。

3 总编辑:使命

1996年10月,一纸任命,刘庆民从平原县委副书记调任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德州日报总编辑。这对刘庆民来说确实有些意外。

刘庆民开玩笑似地对记者说,他觉得自己文化不高,要到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而且要天天看稿子出报纸,简直是要了命。刘庆民赶鸭子上架一般,带着一顶“愁帽子”来到报社。

到任后,在首次总编办公会上,刘庆民就给记者编辑们说“自己不识字,先学习一段时间”。散会后,报社里议论纷纷,有看笑话的,有说风凉话的,更多的是担忧。和刘庆民比较熟悉的同志找到他说:你怎么说自己不识字呢?“ 你这么说有人会信以为真,瞧不起你。”刘庆民则不以为然,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

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刘庆民走访了各个科室和印刷厂,和一半以上的编辑记者谈了话,基本上掌握了当时德州日报社的情况。刘庆民专门给市委写了一个调查报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当时,报社只有51名员工,挤在不到200平方米的办公区里,刘庆民自己则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这间办公室还兼着宿舍和餐厅的功能。《德州日报》从1988年底创刊,到刘庆民上任时已经走过8个年头。但是,微机室里还是联想286型的微机,制版仍然是用手洗胶片,再制成铝板上机,印刷厂只有一台立式双色印刷机,基本还靠活字印刷。

经过大家的讨论,统一了思想,提出艰苦奋斗、二次创业、绝不把一个破破烂烂的德州日报带入21世纪。坚持思想、业务、创收一起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改善印刷设备和工作条件。

到1999年,报社更新了全部微机和印刷设备,新购置了工作车辆,收回租赁房屋,安装空调,改善了办公条件。广告收入和创收收入连年翻番。每年从大学毕业生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通讯员中招收编辑记者,更新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

1999年,德州日报社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征地52亩,开工建设新址。到1999年底,5300平方米六层的新办公楼竣工。沿街楼和一些附属设施也基本完成。《德州日报》每天由四版扩为八版,创办了《长河晨刊》,报纸总发行量由3.3万份突破6万份。到2001年1月刘庆民离开德州日报社,前后近5年,他亲眼看到德州市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4 历史文化研究:坚守

2008年初,刘庆民从县人大主任岗位上退休,本可享受天伦之乐,可县委领导请他组织一部分文史爱好者整理一下平原的历史文化,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虽然为难,刘庆民还是接受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是一名党员,不管年龄多大,虽然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不能退休。接受任务后,刘庆民组织了30多名退休老同志,成立了平原历史文化研究会,每周活动一天,提供线索,分工研究题目。

为了保存资料,他们从市文化局批了一个山东省内部资料许可证号,创刊了《平原古今》杂志,一年出版两期,每期大约8万至10万字,为文史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十年来,共出版17期杂志,整理挖掘的文史资料有230万字。

在这退休后的10年里,刘庆民比上班时还忙,自己动笔写的文章大约有50多万字。调查研究,研读史料,组织稿件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平原历史文化悠久,秦汉以降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山东15个历史过2000年的县中,平原排第4位。

刘庆民和几位退休的老同志经常下乡进村入户采访,在秦始皇南巡的古官道遗址上,在古代庙宇倾圯的瓦砾里,在荒草野塚淹没的古墓旁,在多种版本古籍的字里行间,刘庆民和他的“战友们”寻觅着平原人自远古走来的足迹。在此期间,刘庆民撰写和主编出版了《从远方走来》《杏林春晓》《平原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上、中、下)》《刘备在平原》《秦汉古郡平原》等书籍,总字数超过240万字,为平原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提供了较多的资料。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刘庆民也已经70岁了。在党的旗帜下,刘庆民和新中国一起成长。作为一名新闻战线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刘庆民说,他希望我们这些从他手里接过接力棒的新闻人,继续坚守自己的新闻梦,讲好德州故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