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教育”易使孩子变自卑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开学在即,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他们既兴奋又紧张,家长也难免有些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开导孩子。本期案例中,妈妈因过于频繁的给孩子灌输“到了学校要守规矩、不许淘气、要考一百分”的概念,导致孩子畏惧上学,产生自卑心理。

案例:

妈妈过度强调“规则”,一年级新生产生自卑心理

小华(化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每次妈妈送他去上学,他总是躲在妈妈身后,不肯放手,并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惊恐不安的表情。上课时,小华从不发言,课间十分钟也不怎么玩耍,当老师询问原因时,他频频逃避老师的目光。

咨询师在和妈妈聊天中发现,小华一直胆子很小。幼儿园时期,有一次在活动课上,老师说他是班里最“嫩”的一个,他就因此不愿上课了,甚至连饭也不吃。妈妈很想借上一年级的机会,让他开始全新的生活,于是在开学前,不断和他说“上了一年级就要听老师的话,不然老师真的会治你”、“一年级是个全新的开始,你要好好学习,加倍努力才能考一百分”、“如果听说你在学校里不乖,就没收你的所有玩具”等。

这些话让从小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的小华变得更加脆弱、焦虑不安,于是只好选择“逃避”,拒绝学校里的一切活动。也因为他孤僻的性格,使得其他小朋友不愿和他交流。好在班主任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

咨询过程:

家长“打击教育”,让孩子缺少成功体验

咨询师在与小华单独交流时,发现孩子对于周围的一切十分警惕,而且对于其他小朋友都十分喜欢的沙画游戏,也是犹豫再三。

由此可见,小华有十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他自尊心极强,害怕因为自己的某一个错误举动引来责备。可想而知,小华在学校里基本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在与同学、老师打交道时,只要稍遇挫折便会放弃初衷。长此以往,自然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

为此,咨询师决定先帮助小华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首先,咨询师让他轻轻闭上眼睛,并告诉他:“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爱你,你很乖巧、聪明,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老师就是你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要和老师说,他会帮助你的。”

在几次放松练习后,小华终于敞开了心扉。他告诉咨询师,自己之所以不敢看老师,是因为拼音没有学好,害怕老师会突然问起来。而事实上,小华的拼音学得还可以,只是有些声调掌握不准确。咨询师告诉他:“你已经掌握了百分之九十,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同学、老师都会帮助你。”

“可是,妈妈说我就是比其他孩子笨一点,所以才学不会。”小华突然说出的这句话,令咨询师吃惊不小。原来,妈妈总是采取打击教育,以激励他不断努力学习。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摧残,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会造成自卑、怯懦的性格。

为此,咨询师先安慰小华说:“其实你很聪明,妈妈是为了激励你才这样说的,现在妈妈已经意识到她做错了。”随后,咨询师单独与小华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并指出:“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赞扬,厌恶那些责备他的人,因为那些人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孩子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想方设法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生活、自身积累信心。例如,当他独立完成了作业,你告诉他‘你已经具备一名学生的素质了’,当他交到了新朋友,和他一起分享友谊的快乐,还可以设计‘红星游戏’,每当他有一点进步时,就给奖励一颗小红星,时间久了,他会越来越自信,会主动上课举手发言,会主动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会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咨询师说,多为孩子提供品尝成功的机会,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使他摆脱自卑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小华的妈妈听后十分认同,表示自己会主动和孩子道歉,改变以往的打击教育,多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

心理咨询师有话说:

家长要用爱去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只要付出真爱,并让对方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努力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亲子关系之间尤其如此,在家长与孩子之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正能量,就会逐渐恢复平衡心理。

其实,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家长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是否真的被爱,同时渴望时时刻刻得到关心和爱护。

家长习惯于打击孩子,会令孩子的精神情感失调,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其他人的关怀。作为家长,一定要全身心爱孩子,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他们,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孩子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心灵。

本期心理咨询师

杨明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NLP执行师、家庭系统排列师、启正教育平台讲师、济南缘启心理咨询发起人、正觉心理特邀首席导师。

杨明生风格谦卑、严谨,对个案有着独到的感知和洞见,擅长家族系统创伤、疾病与健康、亲子及伴侣关系等问题的处理。倡导把系统排列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告别盲目的爱,用智慧的爱、无限的光明引领我们的人生。

主要课程:家庭系统(组织)排列工作坊、幸福婚姻系列沙龙、启正教育青少年成长智慧。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