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半截耳朵的石狮

张居明

有两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岿然屹立于振华大街宁津烈士祠内,伴着苍松翠柏,常年累月为英雄烈士们站岗放哨,不惧风霜雪雨,不畏电闪雷鸣,不怕酷暑严寒,忠于职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自己岗位。

关于这两只石狮的来龙去脉,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数不过来的“疙瘩”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这两尊石狮原本在牟家庵的尼姑庵门前。

一天,江南有位进京赶考的举子路过这里,要求在庵打尖借宿,庵里的尼姑不但不让住,还恶言相加,赶了他出来。这位举子心里恨恨地说:“有朝一日,我金榜题名,一定拆了你这尼姑庵。”他向人打听得知,向东不远处,有一处王家庙可借宿,半夜时分赶到后,庙里的和尚不但安排一洁净禅房供他居住,还给他烧好热水叫他沐浴,并端上热乎乎斋饭,感动得这位举子直说谢谢。

来年揭榜,这位举子高中状元,他果然没有食言,派人拆了那座尼姑庵,并把门前两尊石狮送给王家庙作为谢礼。

但是,在运这两尊石狮时,却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不知是故土难离,还是别的原因,石狮装上车,无论大骡子车还是大马车,就是拉不走。无论牲畜怎么用力,大车纹丝不动。后来,有人想到,堤上王村有一位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后得罪了皇帝被贬回乡的将军,或许他有办法。把他请来后,不知是慑于他的威名,还是一身杀气,大家竟用一辆小驴车就轻松地把石狮子运到了王家庙前。

随着日月交替、岁月更迭、战火频繁、天灾人祸,王家庙香火也日渐衰落,庙宇坍塌,门口只剩下孤零零的两尊石狮了。

这两只石狮坐落在1.5米见方的四方石墩上,石墩高大约有80厘米。石狮头上有密密麻麻的石疙瘩,每次去那里,我和小伙伴都会爬上去数数上面的“疙瘩”,但无论怎么数也数不清楚。有一次,一伙小学生拿着粉笔认真地在“疙瘩”上画符号,结果也数不对。后来,来了一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不信这个邪,同样也是数了半天没数出准确的数来。

嘴馋引发的“血案”

两只石狮子中,右边的一只是雌狮,左边的一只是雄狮。奇怪的是,这只雄狮少了半边耳朵——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古老动人的传说:清朝末年,在两只狮子的北边路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肉铺,由于童叟无欺,从不缺斤少两,不卖病死猪肉,深得河两岸三里五村的乡民信任,一时间门庭若市,生意异常红火。

夫妻俩起早贪黑,小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可是有一段时间,宰杀的猪肉总是卖不出数来,每天白天卖剩下的肉,第二天就无缘无故地少了,夫妻俩心里非常纳闷,怀疑夜里有人来偷肉。一天夜里,男主人拿着剁肉的砍刀躲在他家的隐蔽处,半夜时分,突然一条黑影闪进门里,抓起案板上的肉就朝嘴里塞。说时迟、那时快,男主人手持砍刀就向黑影头上砍去,只见黑影头一歪,“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一块什么东西,黑影迅速逃出门外。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夫妻俩起来查看,立即发现了蹊跷:地上有点点血迹,不知道是什么血,在肉案的脚下,有一块类似狮子半截耳朵的石块。夫妻俩不知所措,循着血迹一直找到那只雄狮面前,发现石墩子上还有斑斑血迹。抬头仰望,手里的那块类似狮子半截耳朵的石头,正和雄狮的少了的半块耳朵吻合。这夫妻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只石狮每天去偷吃自家的肉。看到手里被剁下的耳朵,他们非常愧疚害怕,怕今后神狮发怒怪罪他们,于是当天就搬离了那个地方,去别的地方做生意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时任宁津县常务副县长林福寅的多方斡旋下,宁津给对岸吴桥县王家庙附近村庄补偿一些农业物资,而这两尊具有历史、文物、考古价值的古老石狮顺利地运送到宁津烈士祠,终日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相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