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农商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德州农商银行创新营销模式,优化信贷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德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黄河涯镇农户宣传支农信贷产品


  □本报记者李艺本报通讯员孙海敏
  8月9日,德城区黄河涯镇孙庄村大棚里,贵妃玫瑰葡萄挂满枝头,串串晶莹剔透,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多亏了德州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满足了我们村扩建大棚、改良葡萄品种的资金需求。 ”村党支部书记路长新介绍说。
  今年以来,德州农商银行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信贷产品,将信贷资金和普惠金融政策送到乡村、送到农户手中。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3.32亿元,占各项贷款的60.48%。
  创新机制助力农村产业兴旺
  德州农商银行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强农、富农、惠农支持力度。他们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名单式”营销模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了《德州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方案》,找好信贷支持切入点。围绕产业兴旺,重点信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特色有机种植业、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围绕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重点信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村镇建设等项目。
  该行积极对接村党支部书记、农金员、致富带头人等关键人员,通过走访、外拓营销,梳理出辖区内符合授信条件的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逐户走访的形式进行对接,了解其资金需求,提供信贷支持,有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截至目前,德州农商银行共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省级样板村1个,市级样板村1个,县级样板村17个;采集信息3175户,预授信2189户。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我在农商银行有贷款,扩大养牛规模还能再借吗? ”“加入‘智e购’商城,我家的农产品会卖得更好吗? ”……8月8日傍晚,德州农商银行黄河涯支行的金融夜校在二十里铺社区开讲,最后的互动环节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德州农商银行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依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创建,加大支农力度,深入考察调研,探索金融助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路,并在辖区内复制推广成功经验。结合该行“家庭银行”品牌的推广,创新研发了“大棚贷”“乡村旅游贷”“惠农消费贷”“家庭农场贷”等特色支农信贷产品,加大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绿色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绿色金融”。开展了“金融夜校进村庄”活动,邀请种植养殖大户参加,专家现场授课,向农户传授种养技术;通过开展以“反假币”“打击非法集资”为主题的宣讲,加强普惠金融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防范意识,建设乡村金融生态圈。
  截至目前,德州农商银行共开展金融夜校活动36场,惠及农民960余人。
推进普惠金融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有了德州农商银行的支持,我的山鸡蛋销售越来越好。” 8月10日,看着一箱箱包装好的“七彩山鸡蛋”,德城区从事山鸡养殖的商户李伟激动地说。
  去年6月,在德州农商银行支持下,李伟贷款20万元,建造了新的养殖温室,购买了鸡笼、鸡苗,还与几个大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山鸡蛋销量翻了几倍。之后,他的“七彩山鸡蛋”入驻德州农商银行“智e购”商城。通过“金融+电商”的销售模式,4天内就在平台上达成16个订单、销售额1712元。
  李伟只是德州农商银行千万个支农故事的缩影。该行助推乡村振兴,推进普惠金融,优化“调小、调优、调散”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特色种养殖产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产品研发力度,研发推出了“农户种植贷”“惠农养殖贷”等系列贷款产品;针对商户、城镇居民等不同群体的消费特点,研发推出“家庭贷”系列产品,打造信贷产品的“私人订制”;积极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大推广“智e购”商城,优选辖区内特色鲜明、评价较高的商户入驻商城,并与商户联合开展团购、秒杀、满减、满赠等优惠活动;帮助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户提供信贷产品、国家政策、市场信息等“产—供—销一条龙”式的服务,引导他们走上特色增收的致富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