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十景”之“漳水轻帆”

马惠彬

翻阅旧县志多可看到本地的名胜“八景”,与之相应的还有八景诗言。而明嘉靖《德州志》里记载的德州城,却不是八景而是十景,“漳水轻帆”就是这其中十景之一:“漳水”指流经德州城西的南运河。在志书里,古人这样描绘其景:“四海烟波汗漫游,翩翩寒影渡漳流,前程自有通津路,不用银河泛斗牛。”

繁忙的大运河

明成祖(朱棣)疏浚运河并迁都北京后,京杭运河依傍德州西城垣而曲折北行。至此,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需进京时大多要通过德州城,而且这九省的不少水系又都与京杭运河相通,故德州城便获得了“九达天衢”之称。

据清代蔡绍江所著的《漕运河道图考》载:明代政府为用武装保卫漕运畅通,把九省河道所经过的地方设四十三卫另一十六所。当时德州有两卫计一百一十屯(村)。而设在德州城西北的皇粮仓——“广积仓”,是沿河四大仓储之一。

故在流经德州城西的大运河里,运皇粮的漕船,进出京城的官船,来往于大江南北的客、货船等,都要在这里通过或停泊。这里白天帆樯如林,夜间灯火通明,小贩叫卖声和船工号子声不绝于耳。沿河的西关、北厂、米市和顺城街的客店、饭馆里,彻夜迎送来往的官员和商贾。当时德州码头的繁华程度到底如何,明宏治年间礼部侍郎程敏政,在他写的《德州舟中》诗里说:

出逄漕舟来,入逄漕舟去。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沿流或相妨,百诟亦难御。有如暴客至,中夜失所据。平生凡几出,苦口戒徒御。忍后莫争先,宁缓勿求遽。今兹畏简书,刻日觐当宁。而况河防严,衣冠重相惧。危坐郁成晚,少寝惊达曙。萧萧傍水村,隐隐隔城树。缅怀古贤哲,高卧得深趣。愧我行路难,推篷赋长句。

诗里说他每次乘船路过德州时,都要遇到诸多来往的运粮船,使他这只官船也难以靠岸。诗中如实记录了当时运河里各船之间“互相争吵、抢夺泊位”的繁忙场景。

漳水轻帆佳景

繁忙带来了繁荣,繁荣带来了繁华。当时在德州城西的运河里,条条运粮船急行、点点白帆水中影、条条旌旗迎风展,阵阵船工号子声。那真的是百舸争流、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片片、来往如布梭飞行。

由于当时的大运河紧贴德州城西而流,明代古人又借此美景,将诸多名胜集中建在了运河两岸,如富丽堂皇的“皇殿”行宫、董仲舒的读书台、千年古刹慈氏寺(银瓦寺)等。至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时任德州知州的孙森,又在运河回龙坝处的城墙上修了座“振河阁”,可谓锦上添花。诗人田同之在《德州竹枝词·振河阁》的诗中对此赞扬道:“阁中思渺渺,阁下水沄沄。”

当时如站在德州城头上,眺望德州城西京杭大运河,满载货物的船只缓缓向德州城驶来,进而又掉头离城而去。御路上人流、车流与运河里的南来北往的船只交汇错落,岸边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庙宇、牌坊,在朝阳下辉映出道道金光,那真是“漕粮船挤、游人如织”异鸟飞翔,哢吭浮沉,真人间仙境也。

故程先贞先生在《秋日登州城西楼》的诗里这样写道:“城尖飘渺挂飞楼,极目天涯一望收。”江南才子李雯,在登德州城看到运河中的美景时,便情不自禁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地尽东藩接北平,

高楼南望暮云横。

天波近落明河水,

飞鹢斜临却月城。

冰雪寒深迟禹贡,

鱼龙夜水卫神京。

故乡粳稻参差发,

为想来年春草生。

为此,德州古人在明嘉靖《德州志》里说:“一泒滔滔达帝畿,朝宗舟辑逐流归。济川人借天风便,高褂轻帆云外飞。”

好一个“漳水轻帆”之佳景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