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事事代劳,导致男孩思维偏激

心理咨询师:家长应走出“襁褓”思维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案例:被束缚的男孩认为没人爱自己

佳明(化名)是一名三年级的男生,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同时,母亲平时习惯给儿子安排好一切,包括回家先写哪些作业、每天要穿哪件衣服等。小学三年级后,佳明感觉自己很不自由,特别是看到与他同龄的孩子们可以练习自行车、独自与朋友去公园玩耍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由此心生怨气。

而且,虽然佳明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性格怪异,不愿帮助他人,有时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他还经常说没有人关心他,总是夸奖别人的爸爸妈妈好、自己的家庭没有爱。在初次见面时,咨询师问他:“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佳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人。”咨询师追问:“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吗?”他回答:“他们对我太严厉,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原因分析:父母忽略了孩子正在慢慢长大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了解到,由于佳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希望儿子长大后出人头地,所以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长大了。而儿子的诉求也很简单,他认为自己已经上三年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做主说了算,还需要在班级有一帮“小哥们儿”,并且认为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还要交朋友和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咨询过程:父母应教会孩子积极看待世界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发现了佳明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认为应引起重视。咨询师将这些情况反馈给了家长,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指出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会适得其反,导致他有什么事、什么心里话都不敢和家长说,还可能用撒谎来欺骗家长。

同时,咨询师与佳明单独交谈,鼓励他大胆去尝试想做的事情,告诉他要从正面思考问题不要总有怨言。

并且,要学会感恩,利用各种节假日为父母做些小事,比如扫地、刷碗等,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也要尝试改善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集体作贡献上来。

心理咨询师有话说:家长应走出“襁褓”思维

家长忽略孩子的成长,不肯放手,不仅是一种溺爱,更会娇惯出孩子的惰性、偏激和使孩子难以长大,这其中既有家长的不安感,担心由于自己的“闪失”而让孩子出现意外,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家长恨不能将孩子的所有事情全部包揽。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连最基本的穿衣服、背书包都不能独立完成,那么他是否真的学会了感恩?

要让孩子“长大”,家长的心态首先应当走出“襁褓”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就应当为孩子提供和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和氛围,并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信。

对于孩子而言,当家长给予他足够的信任时,他也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同时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及时纠正错误,让孩子改变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自己的心态,特别是改变他以往看待事物时的思维方式,从而学会感激和关心他人。

本期心理咨询师

李春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高级催眠师、NLP心理教练。

擅长:教练式系统排列、青少年心理成长心理冲突、婚姻家庭情感问题、人生定位职业规划等。咨询内容主要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夫妻情感、个人成长中的心理困惑、人际关系、职业困惑等。

咨询风格:以精神分析为基础,融入认知、行为疗法、现象学系统排列、催眠疗法、意向对话、沙盘游戏疗法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