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停车难要有“开放思维”

现在,“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通病,因停车问题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比如交通拥堵,城市的商圈、医院、中小学校周边和老旧小区堵车特别严重,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严重阻碍交通;环境污染,停车难导致的长时间怠速候车和无效绕行直接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加重大气污染;再如噪声污染,交通噪声已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然而,如此形势下,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周围设置了隔离桩、石球、升降杆等,留作内部人员停车用。有的单位“为了规范办公场所周边的交通秩序,把停车难的问题抛向了社会,导致办事的市民只能把车停在路边、人行道,甚至绿化带,既对交通造成了拥堵,又影响了市容市貌。

公共资源,须惠之百姓。解决停车难问题,首先要克服狭隘思想,想问题办事情首先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实现还利于民。在国内一些城市,机关单位向群众开放停车位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北京、武汉、烟台等地均出台相关规定,鼓励或明确要求机关单位对外开放停车位,盘活资源,还群众停车之便,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城市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是政府为社会、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竞争。停车场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如安全保卫、停车秩序等问题,但只要下定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前期,我市已制定关于城市停车设施的有关规划,构建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同时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加强公共交通、完善慢行交通、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停车设施等方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顽疾。

当前,我市正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时期,必须坚持创城为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创城的原则,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下“绣花”功夫,组织动员全市各界同心协力,自觉维护文明有序交通秩序,共同打造整洁宜居城市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杨亮(作者单位:市委政策研究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