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 田园生“金”

□本报记者徐冬晓本报通讯员张占海

宁津县保店镇驻地往东5公里,在金硕农业生态园水上乐园,孩子们正在嬉闹玩耍;采摘大棚内,游人在采摘果蔬;垂钓池畔,钓鱼爱好者正体验垂钓乐趣……进入夏季,每天都有上百名游客前来保店镇游玩,体验田园风光,享受生活乐趣,乡村游正在该镇悄然兴起。

近年来,保店镇依托自身传统优势,挖掘旅游资源,以“剪纸、美食、古树、梨园”特色文化为主要元素,突出旅游文化和美食文化,对农家采摘、农耕文化、驴肉美食、剪纸艺术、美丽乡村等主题进行差异化布局,打造蔬菜瓜果基地观光采摘、特色美食等农旅融合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个产业兴旺、生活舒适、管理规范的新型小镇逐渐呈现在眼前。去年,全镇休闲旅游经营主体有12个,从业人员500多人,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年收入千万元。

村庄变景区

走进黄镇村,村内500平方米的杂技文化墙栩栩如生,“杨抱槐”枝干茂盛,村史馆记录变迁、留住乡愁。“希望看到这些,游客能感受到我们村当年的杂技古会盛景。”黄镇村党支部书记詹荣玲说。

“现在村里跟景区一样,和过去可真是天壤之别。”村民高万贵说。过去的黄镇村又穷又脏,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家前屋后是露天厕所,路上随处可见家禽粪便。

去年,借助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该村投资124万元,启动了“三化一馆”工程。开展亮化、美化、硬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立了200平方米的村史馆,制作了杂技古会沙盘,还原当年黄镇杂技古会的盛景,让后人留住记忆,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参观。

近年来,保店镇在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自然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探索农旅融合的新途径,推动旅游模式从单一休闲向集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转变,金硕生态园、民俗文化产业园、孙庄百年梨园等一批农旅结合项目应运而生,通过“文化+旅游”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愿意来,住得下,玩得好。

资源变产业

来到位于保店镇街的山花剪纸艺术馆,不少游客会被精湛的剪纸技艺所震撼。目前该馆正在建设山东民俗文化产业园,年底竣工后将成为鲁西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孙庄每年4月初举办梨花节,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该村还引进赛马120多匹,成为游客休闲娱乐、骑马踏春的好去处;保店驴肉有200多年的历史,依靠其名声打造了美食文化一条街;黄镇村有物质文化遗产——600年树龄的“杨抱槐”和百年砖雕门楼,有非物质遗产——兴盛500年的黄镇杂技古会,还是《大刀记》文化的发祥地……

保店镇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镇依靠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因素,打造出“金硕生态园——风情一条街——民俗文化产业园——孙庄百年梨园——黄镇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这些农业观光园都很不错,新奇有趣,亲近自然。”沿着保店镇精品旅游线路,来自德城区的曹女士一边观赏,一边由衷赞叹。

为了将农旅融合资源转变为乡村振兴优势,该镇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坚持品牌培育和示范创建,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和乡村价值,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养老、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努力实现农业多效益、高效益,推动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功能领域不断拓展。

农民变商户

在金硕农业生态园,一年四季都会有游客来采摘草莓、火龙果、甜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游客体验农家乐趣,享受田园风光。

该园由金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2000多亩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壮大企业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该镇创新探索出了“龙头企业+农户”的大棚经营模式,建成73个大棚和承包经营户共享,吸引当地及平原、青州等地的12名承包户进驻园区创业,承包经营户与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照五五分成。公司还为承包经营农户提供大棚、技术、肥料、培训、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此外,该项目吸引周边500余村民前来打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