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西店村:贫困村3年成省美丽乡村

武城县西店村用“公寓楼”留人才,开“小面包”跑项目,以“大喇叭”易村风——贫困村3年成省美丽乡村

村里处处可见花卉和果林
制作精美的彩绘和路牌。记者王志伟摄


  “从省森林村居、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新型农民示范站到省‘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村,去年我们拿了4块牌子,今年又被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省级联系点。 ”说起村子的新气象,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满是自豪。
  今天的西店村,集体经济、特色种植健康发展,村容村貌、民风民俗持续改善,已成为我市众多“美丽乡村”中的典范。但就在三四年前,这里还是有名的贫困村。
  数年光景,“穷村”如何实现逆袭?
不要资金要技术
  西店村有152户、434人,村子到县城有10多公里,而且不靠近公路,村民日子很多年都过得不富裕。
  机会在2015年来了。这年,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省派“第一书记”朱玉国走进西店村。这位大学教师问李福祥:“我能帮村里干点啥?”“我们缺专家、缺技术,缺发展经济的好思路。 ”李福祥说。
  摸清村里情况,朱玉国和村干部们定了个思路——打造“美丽西店,生态家园”。山东理工大学的专家团队帮村里优选适合本地的射干等中草药进行种植,其后,该村又在专家支持下陆续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10个特色产业,村里还成立了果蔬种植合作社、豆芽种植合作社、养牛合作社、粮棉种植合作社。到2017年,这个贫困村已全面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6000元。
  项目越来越多,李福祥开始为留住专家发愁。以前来村里的专家都住在村委会或县城,住县城来回不方便,住村委会冬天又太冷。可没这些专家,村里的产业就发展不下去。村党支部决定租用村里15户闲置房改造成“乡村人才公寓”,为来西店村服务的专家人才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自打有了落脚点,山东理工大学特色种植技术转移中心的15位专家就能常住西店村,他们先后整合酵素菌、林果苗木研究、中草药种植等领域的5家社会机构,帮当地选择了多个新项目。
千方百计找项目
  确定发展方向、获得技术支持后,西店村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李福祥和朱玉国一合计,决定走出去要政策、跑项目。只要了解到县里、市里、省里,哪个部门有了支持农村的新政策,李福祥就开上自己的“小面包”去争取。朱玉国依托山东理工大学的资源、渠道,一了解到哪里的社会资本有投资乡村项目的意向,李福祥就马上开车带着他去主动对接合作、引进项目。
  一年过去,李福祥那辆改烧天然气的面包车,光加气就花了1万多元。这些钱李福祥全部自掏腰包,而他一年的收入也只有2万多元。也是在这一年,西店村争取到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行业扶贫扶持资金、道路硬化亮化等多项政策。通过和社会资本合作,村里的中草药种植、肉牛养殖等10多个项目也相继启动。
  集体经济有了起色,村里开始朝“边角经济”发力。过去西店村有很多废弃宅子,有了资金,他们把48处废弃宅子一次性清理出来,每户至少清出1亩多地。这些空地被村里统一规划为各种果园,村里提供苗木8000余株,户主负责管理,谁管理、谁受益。很快,村中就出现48处各具特色的小果园。
  西店村南边过去有四五处坑塘,曾经垃圾成堆,蚊蝇满天。借助武城县全域“创卫”机遇,村集体把这些坑塘清理出来,给坑塘内引入鱼苗、藕苗,然后统一对外承包,实现了休闲娱乐和村集体增收“双赢”。
“大喇叭”有大作用
  村集体有了经济基础,村容村貌很快得到提升。近年,西店村累计投资近30余万元,完成了主干道路硬化和花砖铺设,安装护栏500余米,清理卫生死角110处,新增垃圾桶22个,清运垃圾13.3吨,粉刷外墙2.2万平方米。
  环境美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并没有及时转变。怎么办?村里的广播大喇叭开始发挥作用。
  借助监控设备,村里随时能够发现不文明行为,一旦发现问题,村干部就及时用广播喇叭不点名指出,讲明利害。“只要处于公心,一碗水端平,你批评群众,群众不仅不记恨,反而对党组织更拥护。”李福祥说,党组织还经常在广播上给群众讲道理,提高大家思想境界。
  在党员干部带动下,西店村村风越来越好。如今,村民看到地上有废纸、树叶会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有的孩子吃完冰糕,冰糕棍一直在手里攥着,直到看见垃圾桶才扔掉。
  目前,西店村已先后荣获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森林村居”等一系列奖项,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
以组织振兴为保障
  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从推进组织振兴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
  正如西店村的成功,得益于一个好支部,一个好支书。作为一名八星级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20多年来没给自己谋过好处,任期内没出过一个上访户。这样的村干部、党组织有凝聚力、有影响力,抓住一个发展机遇,全村上下一定积极拥护,乡村振兴自然快马加鞭。也要看到,“第一书记”的思路、视野,在西店村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正说明了组织振兴的重要性:基层党组织需要拓展思路,多方位吸引人才。
  我们要学习“西店经验”,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做好选人用人的文章,努力为基层输送人才,帮助基层选拔、培养更多李福祥、朱玉国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