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镇岔河南村李忠义家庭——传承好家风 常存仁孝心


  “我爷爷年轻时当过抗日民兵,济南战役时,他挑着扁担上前线送粮食。”7月2日,赵虎镇岔河南村的李忠义说,他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如今已经55岁的他,会把故事讲给孙子孙女听。“爱国情怀、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他经常对家人说。
  2015年,李忠义开始担任岔河南村党支部书记。在此之前,他一直从事建筑行业,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他也是村里数得上的“能人”。换届工作开始前,老支书葛俊海找到他,希望他能带领村民一起干。李忠义上任后,带头为村里建扬水站、挖沟渠,铺路修桥,抗旱排涝。几年时间,岔河南村成了区文明村、镇先进村。
  李忠义心脏一直不好,却始终坚持在一线。今年4月,岔河南村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李忠义一连几天盯在现场,身体不舒服就吃药挨一挨。妻子李敬芹看他脸色不好、直流冷汗,硬催着他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一出来,我腿都软了。 ”李敬芹回想当时大夫的诊断,至今心有余悸。因为过度劳累导致李忠义心室膨大,情况很严重,必须住院治疗、卧床休息。想到村里的工作还没完成,他在医院输了3天液就赶回村里。李忠义笑着说别人称他为“工作狂”,可他自己心里有本账:“万一质量不达标要返工,还要花集体的钱。 ”从事建筑工作的他对村里大小工程总是严格把关,亲自上阵。“为村民办事,要办咱就一次办到最好。 ”他说。“工作起来太‘较真儿’! ”李敬芹嘴上抱怨,却在背后默默支持李忠义的工作。“家务活不让爸爸动手,出门在外打电话提醒他按时吃药。 ”女儿李亚云说,即使晚上睡觉,妈妈也时刻警醒着。知道李忠义不能干重活、不能生气,李亚云和哥哥在他面前讲的永远是生活与工作上的开心事。“无论哪项工作,岔河南村总是率先完成,这是全村170多户村民对李忠义的信任。 ”郝庄管区片长王文说,要说最让人羡慕的还要属李忠义一家尊老爱幼、兄友弟恭的好家风。
  百善孝为先。李忠义夫妇不仅是这一传统美德的传播者,更是践行者。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把工作养家、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责任都挑在肩上,没有怨言,只有风雨与共。“父母感情很好,从没吵过一次嘴。 ”李亚云说起父母时说,妈妈孝敬奶奶,奶奶对待儿媳和同女儿一样。
  李忠义的母亲今年83岁,老人家表示“人老了爱清静,要一个人住” 。家人理解老人的想法,没有表示反对,但李忠义每天都要过去陪一陪老人。李敬芹除了照顾孙子孙女,也照顾婆婆的起居。李忠义在陵城和德城上班的哥哥弟弟也协商好定期回来陪伴老人。前几年,母亲腰椎做过一次手术,期间,李忠义兄弟几人轮流照顾。现在老人精神矍铄,经常和邻居一起散步、聊天,儿孙孝顺,家庭和睦,她生活得惬意而满足。
  这几年,李忠义工作越来越忙,怕母亲在家出意外,他在老人住的院子安装了监控。不仅如此,老人屋里空调、暖气、坐便器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李忠义兄弟3人,高中毕业后,因父亲身体不好,他回家和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负担哥哥弟弟的生活费。即使结婚后,依然如此。“儿子出生那年,大哥毕业,我们算是双喜临门。”李敬芹说。现在兄弟三人各自成家,感情依然非常好,妯娌之间也没有闹过一次矛盾。
  今年,李忠义一家被评为德州市“最美家庭“,消息传来,村民都说要向他家看齐。“从自身做起践行传统美德,才有底气去感染别人。 ”这是李忠义一家人的共同坚守。
□本报记者于春芝本报通讯员姜涛刘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