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南门外交通要道柴市街东首——古城东南骑道门楼文武阁


  □本报特约撰稿人张明福
  说到古时候的德州楼阁,人们比较认可的说法是三楼四阁。三楼即广川楼、东壁楼、松雨楼;四阁即玉皇阁、文昌阁、振河阁、文武阁。
  其中的文武阁位于今明月湖公园中的假山西南,原药王庙前通往陵县、临邑方向所经的柴市街东首的官道上,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间经过两次大修。初名长生阁,后易名文武阁。
兵备副使陈洪谏创建
  老德州出城南门去平原、恩城的官道上建有玉皇阁,去陵县、临邑方向的官道上则建有文武阁。
  据南城李氏家族进士李世垣所撰的《重修长生阁记》和乾隆《德州志》、民国《德县志》记载,文武阁的创修人为清康熙年间致仕兵备副使陈洪谏。
  陈洪谏(1614-1699),字宪宸,号觉庵,德州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历官四川合江县知县、云南临江府推官、江苏兴化县知县、袁州府同知、抚州太守、陕西神木道兵备副使,为官期间,颇得好评。康熙二十二年(1683),致仕归里。
  说到陈洪谏为什么要建文武阁,曾有人猜测是他归乡后,看到南北通衢上的玉皇阁感到甚是气派,认为柴市街东首官道上也应该有一座骑道门楼才能相得益彰,取得知州肯定后,便亲自察看地形,设计图纸,购置物料,招募工匠,开始修筑。
  看完李世垣《重修长生阁记》,才知道陈洪谏创修文武阁的真实原因,是为标记和突出德州的龙脉。明清时期的州人认为:“吾州龙脉从巽地(东南方位)来,自陈公堤下,潜伏平地,至柴市东头,渐隆隆起,西行过米市,到火官庙,迤逦至小西门北,过峡开涨,仍南向回龙顾祖。此(柴市街东首)乃龙峡第一入首处。远瞻泰岱,近接方山,东襟笃马,西带长河,真钟灵秀区也。”今天看来,这些思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于家乡德州浓厚的热爱之情。
两层砖木建筑
  说到文武阁的规模与样式,据李世垣介绍:“吾州前辈陈兵备觉庵先生首创此阁,上建宇一楹,为内外向,外祀汉寿亭侯关壮缪,内祀周孝友张仲,世所称封文昌者。 ”
  据前些年老人们回忆,文武阁为砖木结构的两层骑道门楼,高约10米左右,基座是青砖墩台,正中为城门洞,供行人车辆穿行,墩台的顶端为一圈城垛口,墩台南北两侧各垒有上下台阶。
  楼上主要建筑为一间内外向(即面西又面东,面东为外向,面西为内向)的门楼,朱红木格棂门,东西两檐,四面环廊。
  正中一道木雕花棂屏风将空间分成两部分。
  面东的部分供奉的是关公,左手托《春秋》,右手胸前捋须,两旁分别站立着周仓、关平,其中周仓双手扶立青龙偃月刀,关平双手抱汉寿亭侯将军印。面西则为文昌帝君坐像,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也叫文曲星。文昌帝君右手提朱笔一支,左手端一墨盒,两旁各站立一个书童。所有人物造像,均是泥塑彩绘。
  此阁孤峻杰峙,与城上雁塔、学宫、奎楼参差掩映,匾额上写着“长生阁”三字,取“迎紫气东来”之意。
  说来也巧,创建文武阁的时间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此后德州城“人文蔚起,科第联翩,闾阎扑地,商贾辐辏”,州人皆认为这是修建长生阁的效应。
进士李世垣两次重修
  李世垣,字星门,德州人,雍正三年(1725)举人,雍正四年(1726)进士。
  民国《德县志》记载:李世垣初任陕西富平县知县,修北山湖以兴水利。探知邻邑巨盗行踪,果断予以逮捕之。一日结积案数十。曾将富平县南湖书院修葺一新,并创建义学五处。后升任兴安直隶州知州。任内,筑江堤,创文峰书院。因足疾告归,课徒自给,游其门者俱有所成就。年七十四卒。
  根据李世垣撰写的《重修长生阁记》,可知两次大修的时间与原因。
  雍正三年(1725),长生阁毁于火。大约是在乾隆初年,已经考取进士并走上官场的李世垣与州学生员曲惠庵两人加以重修,史称第一次重修。
  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世垣以老病归籍。一天,他策杖来到长生阁下,见此阁溃裂有欲圮状,心中感到奇怪,便问周围居住的人,得知乾隆二十六年(1761)运河决口,平地水深丈余,弥漫数月,祠宇民居几乎漂没无遗,而长生阁亦罹此灾。
  李世垣便发动荐绅人士及耆老等,商量再次对其修复。大家表示赞同,还推举李世垣、举人高鸿和吴楚椿、生员陈薰和邹述鲁五人经纪其事,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二月至六月,进行了第二次重修。这次重修,厚其墙垣,培其基址,期望长生阁能够长时间不坏。
长生阁易名文武阁
  这座初名长生阁的建筑,却被乾隆《德州志·纪事》记为文武阁。《德县志·舆地志·祀庙》也记为:“文武阁,在柴市街。一面供文昌,一面供关帝。 ”
  易名的原因不难推测,所祀人物文昌君与关圣帝,身份为一文一武,人们便简单通俗地概括出文武阁之名。易名的确切时间现已无从考证,只能断定晚于李世垣撰写《重修长生阁记》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早于乾隆《德州志》成书的乾隆五十三年(1788)。
  文武阁的消失,有人认为是日伪政权于1943年修建兵工厂至卫氏博济医院的水泥马路时拆除的,也有人认为是解放初期在这一带大规模修建工厂时拆除的。
  总之,这座在德州大地上屹立了近300年的楼阁,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