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刘村民的幸福转身

长河街道簸箕刘村,抢抓德州城市发展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机遇,10年间实现了 “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务农变务工经商”三个巨大转变,村民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簸箕刘,簸箕刘,簸箕刘富得流了油。人人手里有股份,家家住上小洋楼。衣食住行全都管,生老病死全不愁……”6月11日傍晚,簸箕刘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的小广场上,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聊天乘凉,说到村里这些年的变化,94岁的高明义不禁念叨起了在乡亲们间传唱了多年的顺口溜。

隶属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的簸箕刘村,受齐鲁、燕赵文化的滋养,村民勤劳善良,村庄民风淳朴。2009年以来,随着德州城市发展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推进,村庄整村拆迁,10年间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务农变务工经商”三个巨大转变,村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国家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簸箕刘村的乡亲们早就过上小康的日子啦。 ”高明义感慨地说,村民们从平房搬上楼房,从农民变成市民,还成了股民,收入有保障,生活没烦恼,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你说的都是大实话,10多年前咱们还在村里种地的时候,夏天下午等到4点多才敢出门下地,看人家在城里上班的5点多就下班,羡慕得不行。当时根本想不到,咱们这年纪大了是真享福了,不光生活好,唱歌跳舞看电影,这些城里人的娱乐咱们也都有了。 ”67岁的王春玲接过话茬,细数起上楼前后的种种变化,“在平房里住时,用大锅烧火做饭又脏又累,阴天下雨柴火潮湿饭都做不熟;搬上楼后,空调天然气自来水一应俱全,切菜板、菜刀和毛巾村里都统一给置办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咱簸箕刘的人心里都清楚得很,这日子越过越好,多亏了董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脚踏实地为大家谋幸福的实干。”67岁的姜风水啧啧称赞道。

1958年出生的董吉增是土生土长的簸箕刘村人,现任簸箕刘社区党总支书记。 1994年7月,董吉增接任簸箕刘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唯一的村办企业砖厂,负债50多万元。他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砖厂扭亏为盈,一年净赚利润60多万元,簸箕刘村民也因此尝到了甜头。“那算得上我们村发展的第一桶金。 ”现任村会计高连明感慨地说。 1998年,德州市启动经济开发区建设,簸箕刘村利用被征地的补偿款,在村建筑队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村集体企业簸箕刘工贸开发有限公司,启动了电动车交易市场的建设;2009年,簸箕刘整村整体拆迁,村里的建筑企业承担了新社区的建设,一个工程下来,赚了1亿多元。接下来的几年里,村里企业迅速壮大,成立了山东簸箕刘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幸福基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村民的日子从此“芝麻开花节节高”。“集体筋骨强壮了,大家伙儿的腰杆也越挺越直。村里2010年就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们个个成了股民。 ”村民孙泽成感慨地说。

村里拆迁前,他经营一间销售五金件的门市;村里拆迁后,全家人都住上了楼房,还用门市置换了一套200平方米的门市房,一年租金就收入5万元。“我前一阵算了一笔账,去年一年全家共收入了17万元,前几天儿子开了一家西式糕点店,我投入了十几万元,一点没觉得有压力。”孙泽成笑着说,“村里的发展就是乡亲们的坚强后盾。 ”

“前几天我们刚完成了二次配股,全村1650名村民都是村集体经济的股民,每一股的价值达到了28万元。”高连明说。

“可不是光领钱,村里给咱们发的福利也不少,咱自己没想到的集体都给想到了!”王春玲说,每年春节,村里每个人都能领到集体发的40斤面粉、10斤花生油、10斤大米、10斤水饺粉、5斤带鱼、1斤香油、1只扒鸡、150元(鸡肉、鸡蛋、猪肉)票等福利物品。中秋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村里都给村民发实物福利。“一年下来,男女老少轮一遍。 ”她笑着说。

现如今,簸箕刘村原集体经济组织村民60岁以下的每人每月发放800元生活补助;60岁以上的发1500元;7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村“两委”成员到老人家里送生日蛋糕,还发慰问金;9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慰问金1万元。“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可得保持硬朗的身体。 ”高明义说,他现在自己上四楼都没问题,每天都要下楼锻炼身体,保持好心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创幸福基业,奉百姓至尊’是我们村‘两委’成员及70多名党员始终坚守的一份信念和初心。”今年33岁的村“两委”成员周国兴,2010年大学毕业后,赶上村物业办招聘大学生,立即报名参加考试,回到村里为村民服务,检查村内卫生、确保社区消防安全、村民有困难及时提供帮助,这个年轻的簸箕刘村年轻人干的每件事儿,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2018年村“两委”选举,他高票入选村“两委”成员。

“好作风要一代代传下去,簸箕刘人的好日子还要靠年轻一代的继续奋斗。 ”高连明感慨地说,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是远近有名的“全国文明村”。“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乡亲们异口同声地说。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孙贤刘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