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洪”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1963年,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恢复时期,年初农业生产形势很好,各种作物长势喜人,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晴天一声霹雳,8月初,漳卫河上游地区连降暴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紧张的汛情,为确保津浦路畅通和卫运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武城广大干部群众响应、服从党中央号召和命令,积极投身抗洪抢险。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地域文化专家王德胜向记者讲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泄洪保卫战。

保卫铁路,启用恩县洼泄洪

历史上,由于黄河改道、卫运河冲击,在武城县形成了面积325平方公里的封闭滞洪区——恩县洼,是卫运河上最后一个滞洪区,涉及近200个村庄,10万多人。

1963年,多省连续出现特大暴雨,自南而北,从西向东,一个暴雨中心紧接着另一个暴雨中心,旬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达5390平方公里,超过500毫米的4500平方公里,加之岳城水库以4300立方米/秒特大流量下泄,卫运河水位仍不断上涨。同时,海河流域其他四大水系,也如同猛兽,向天津地区扑去,天津和津浦铁路处在危机当中。

为保护全局利益,中央防总根据国务院意见,决定利用恩县洼分泄卫运河洪水,时间最终定在8月13日。

暴雨狂虐,“人体长坝”守提

8月13日11点45分,三声机关枪起爆信号过后,轰隆一声巨响,恩县洼滞洪区四女寺南大堤被炸开50余米的分洪口,洪水携泥沙呼啸冲入滞洪区,一场声势浩大的的泄洪保卫战打响了。

分洪口被炸开后,洪水携泥沙翻滚而下,不到12小时,口门宽度被撕扯到100多米,为防止口门无限扩大,保护陈公堤,一辆辆自卸卡车将直径半米多的石块从口门两侧投入水中,胶着战一直进行了两天,直到口门宽度到达225米,深度6米,流量每秒1000多立方的时候,才终于被控制住。

19日晚,六级以上的狂风携每小时49毫米的暴雨呼啸而来,险情进一步增加。某部五连战士们跳入激流,在及胸的洪水中,高呼战斗口号,肩连肩,手扣手,铸成了一道人体长坝。守堤军民数万人,肩并肩坐在大堤上,用身体顶住了波浪的冲击,死死地把铁路桥下的水位控制在24.96米,比铁路部门的极限要求低于0.03米。

分洪胜利,灾洪区重建

9月4日,滞洪区水位逐渐回落,全区防汛抗洪民工和人民解放军经过20多个昼夜奋战,完成土方230万立方,保证了滞洪区堤防的安全,取得了恩县洼滞洪抗洪的胜利。

这次恩县洼分洪,320平方公里被淹,167个村庄的8.7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1.2万间;滞洪区群众除带出大部粮食、衣被外,家具、工具多被房屋倒塌砸毁。以民政部长曾山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到灾洪区慰问灾民,国家拨款18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翌年4月,山东省委为滞洪区拨救济专款2100万元。

恩县洼已成幸福洼地

其实,翻阅恩县洼的历史,远不止这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尤其是处于盆底的四女寺镇多荒地、水面,春天里旱风一起,遍地白毛碱,苦不堪言,将洼形容为“十年九灾”并不过分。

1954年6月,恩县洼被国家正式定为滞洪区,国家防总直接调度运用,并曾于1954年、1955年、1963年三次滞洪,以“最后一道防线”、“牺牲小我”的形象载入史册。

1963年以来,国家重点投入,历届武城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把恩县洼治理成了美丽、富足、平安的幸福洼地。现如今,规模化农业、湿地观光旅游欣欣向荣,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穷苦洼摇身成为“聚宝盆”。

1963年

春,德州地区赴省文艺会演代表队为正在济南的邓小平、彭真等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演出节目为渔鼓腔唱家乡、武城民歌唱秧歌。演出结束后,邓小平、彭真接见演员并合影留念。

8月11—13日河北省衡水、武邑灾区4495名灾民分三批到德州市,地、市有关部门对其做了妥善安置。

8月上旬漳卫河上游地区连降暴雨,旬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紧张的汛情。为确保津浦路畅通和卫运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陈公堤以内的五个公社拿出320平方公里土地蓄洪,其中淹没耕地40万亩,村庄150个,受灾户达19279户、75653人。沿卫运河的夏津、武城、平原、德州市调集20余万人抢修陈公堤;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调集4个师参加抢修工作;海军派橡皮船和水陆两栖汽车,帮助蓄洪区抢运人畜、物资;空军在陈公堤附近空投大量麻袋等抢险物资。

9月国家向陈公堤内蓄洪区人民拨发滞洪补助费1800万元。秋后,国家民政部长曾山到滞洪区慰问群众。

1964年

春,水电部闵江工程局调驻德州,更名为马颊河疏浚工程局,承担马颊河机械化施工任务。

6月18日夏津县郑保屯公社卫运河三店渡口,发生了新中国建立后全区最大的沉船事故,淹死26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超载。

7月1日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是,全区共计4125175人。

11月齐河县列入全省“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试点县,中共山东省委、德州地委组织“四清工作团”进驻齐河开展工作。

冬中共山东省委在齐河县召开鲁北三区(德州、惠民、聊城)地委书记、专署专员会议,决定在本区开辟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命名为“德惠新河”。1965年底河道工程全面竣工。

是年大涝。全区平均降雨量1044.4毫米。是本区有史以来平均降雨量最多的一年。涝灾面积797.5万亩。

1965年

1月全区将原有的152个公社调整为256个。

2月26-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到乐陵、武城两县就解决冀鲁豫三省交界处8000万亩土地防洪抗灾问题作调查研究。李先念在乐陵和四女寺枢纽工程区分别就抗洪抗灾做了重要指示,并要求乐陵县大力发展小枣生产。

3月12日国务院批准,以卫运河、四女寺减河为界,调整冀、鲁两省边界区划。区内卫运河以西部分公社划归河北省故城县,同时,将原河北省的宁津、庆云两县划入。

是年全区平均降水量389.6毫米(德州市降水量256.7毫米),因旱成灾面积354.7万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