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环境变了 习惯好了

夏津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行动相结合,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环境变了 习惯好了

郑保屯镇五屯村一景高书霞摄


  □本报记者彭彦花本报通讯员刘朋高书霞
  “这里的房屋破损严重,多年没人住了,一下雨还担心它塌了,既影响环境,又存在隐患。现在拆除后种上了槐树,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我举双手赞成。” 6月6日,夏津县东李镇陶桥村村民于长臣在自家旧宅基上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夏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四清一改”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即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清残垣断壁和空闲废弃宅基及改变村民的不良习惯。目前,已清村内垃圾6万立方米,清六支渠、六五河等塘沟9条,清空闲废弃宅基3106处,腾空土地1696亩,栽种椹树、桃树、海棠等苗木5.3万株。“我们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来抓。从最基本、看得见、群众可以做到的事情抓起,按照试点突破、逐步推开、整县推进的思路,实现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努力让每个村庄都焕发生机与活力,使每一位群众都感受到生活新变化。”夏津县委副书记李超说。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整治氛围
  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夏津县各部门积极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县、镇、村三级分别成立相关组织,明确各自责任,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群、文艺表演等形式,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及意义,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革除陋习,养成文明习惯,努力营造人人讲究卫生,人人爱护环境、爱护家园的良好氛围。
  夏津县以村庄环境卫生和乡风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清理垃圾死角,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各乡镇每天往微信工作群上传工作图片,县农办每天汇总通报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在乡镇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县领导多次带领宣传部、农办、执法局、电视台等部门,深入村庄一线对活动进行督导。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议,由各乡镇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县农办、县执法局汇报督查情况,既讲成绩又讲不足,既表彰先进又督促落后。
  今年以来,夏津县共出动宣传车160辆次,发放宣传单3万多份,出动人工2.1万人,动用大型机械4000余台次。
  拆除破旧房屋,唤醒沉睡资源
“我们村中心有几处成方连片的空闲宅基,大约有20亩,目前已全部平整完毕,今年秋天打算全部种上桃树苗, 3年可见收益,每年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郑保屯镇五屯村党支部书记张振东说。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民向县城聚集,许多村庄出现空心村现象,各村残垣断壁和闲散废旧宅基非常多,既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又有安全隐患。如果把这些宅基清出来,加以开发利用,村庄环境好了,安全隐患排除了,还可以给群众和集体带来收益,可谓一举三得。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县乡在财政上大力支持,乡镇和村干部上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郑保屯镇党委书记王冬为做群众工作,每天好几个村来回转,哪有拆迁就过去帮忙,一天下来身上全是土,头发都粘得梳不开。
  在清理废旧宅基过程中,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多项支持政策,并向群众讲清道理和意义,有效消除了群众顾虑,得到群众大力支持。该县在腾空土地的利用和管理上,更是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多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绿化苗木、发展光伏发电、建设绿地和广场等,一大批农村沉睡资源得到重新利用。
  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素质提高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民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李超说。夏津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全村规民约,组织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全民宣传活动,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乱倒垃圾、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进行严格整治,用先进文化占领群众思想高地,促进群众文明素质提升。
  目前,夏津县506个村“一约三会”、四德榜实现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被写入村规民约, 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1人荣获省级道德模范,16人荣获市级道德模范, 20人荣获“德州好人”, 1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1户家庭荣获省级文明家庭。共创建省级文明村镇7个,市级文明村镇35个,夏津县获评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