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抒写平原协同发展的“时代精彩”

2019年上半年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活动述评

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组在京德智造产业园现场调研

平原县京德智造产业园

平原县桃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正在开展小麦喷药作业

平原县市民中心

□平原融媒记者 解桂颖 徐卓 特约记者 郑卫华

逐梦前行,勇闯新路。5月28日,市委书记陈勇带领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组来到平原。在县委书记王洪霞的全程陪同下,评议组看到了平原改革创新的力度,看到了平原勇闯新路的气魄。

今年以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平原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条主线,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发区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五大提升工程为主抓手,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主基调,奋力抒写平原协同发展的“时代精彩” 。

纵观平原发展成就: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乡村振兴破题上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展现平原发展理念:这是一个实干的平原,一个赛一个的重大项目,就是平原干群埋头苦干的“四梁八柱” ;这是一个奋进的平原,“敢抓”的担当、“会抓”的本领、“齐抓”的氛围,彰显出平原干事创业的“最美身姿” 。

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平原典范”

为平原人民谋幸福,为平原发展谋振兴。初心不改,踏步向前,在协同发展的机遇期,在双招双引的浪潮中,平原秉着乘势而上的目标导向,顺势而为的责任担当,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提成效,把高效创新的发展目标走深走实,把幸福平原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

评议组先后停车观摩了青啤年产40万千升啤酒项目、京德智造产业园、市民中心、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四个停车观摩点。

项目筑城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青啤年产40万千升啤酒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在项目建设现场埋头苦干的施工图正徐徐展开。青岛啤酒(德州)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北三环路东首与幸福大道交界处,占地约300亩,计划总投资6.7亿元,整体按照年产40万千升生产能力规划设计。

平原本着“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的行动指南,吹响了双招双引的集结令,跑出项目建设的平原速度,用新思维抓精准、抓成效,青啤年产40万千升啤酒项目的建设,就是平原在双招双引项目新征程的见证。

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4.02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0万千升啤酒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同时青啤总公司还把国内最先进的啤酒生产工艺和易拉罐灌装生产线放在了平原,主要生产青岛系列啤酒和崂山系列啤酒10余种产品。

遇城入园、搬迁扩建。在一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青啤(平原)分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将从6万千升增加到20万千升,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88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

新项目释放新活力,青啤项目还规划了青岛啤酒规范化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在整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并拉动啤酒产业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现代物流业、工业观光旅游业发展。

产业兴城

产业排排,拔地而起,高耸的厂房林立在京德智造产业园区内,京德智造产业园区作为平原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京德智造产业园区由齐民投集团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667亩,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主要建设科技研发中心、3-5层标准厂房,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个人定制”,建设第4代工业园区。

开发区转型提升工程,以搭建产业园区为平台,主动介入,定向打造出一个承载优质项目、高端产业的聚合强大磁场,现已有北京云环智能等21个项目达成入驻意向。其中,已与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达成深度合作,建设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德州产业园,拟投资40亿元建设医疗耗材、医疗器械生产及干细胞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届时将有260余家企业逐步入驻园区。

应潮流,搭平台,京德智造产业园所提供的配套服务跳出传统规划思路,引进高端的强劲活力。园区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上缴税收10亿元。

生活新城

微风过,水波起。平原市民中心项目与三国文化广场隔路“相望”。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市民中心突出“城市客厅、办事大厅、展示大厅”的功能定位,目前已建成五个馆,包括任继愈纪念馆、学术报告厅、市民服务中心、城市记忆馆、老年大学。

与此同时,五个馆的周围正在建设图书馆、档案馆、体育馆。未来几年,市民中心将成为集政务服务、规划展示、市民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

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塑造优质高效的平原形象。市民中心项目是平原致力打造惠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工程。其中把1.3万平的场馆拿出来,让全县所有审批服务机构全部入住。

在“一次办好”改革上,平原主要做到了“四个一”。“一枚印章管审批”、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服务群众“一次就办好”、企业投资“一链全办结”。2018年12月25日,平原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整合了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部门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环节优化、压缩时限,提供相关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等,构建“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的审批“新模式”。

强农惠农

骄阳下,麦穗香。置身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项目现场,作为平原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有益探索,已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

项目主要按照“明确三个集中、建设三大功能区”的思路规划打造“三个集中”即“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街道驻地集中”,主要建设“三大功能区”。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优质高端农产品供应基地,依托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种养一体、资源循环利用的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走规模发展之路,举绿色生态之旗”的理念,规划建设畜禽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农副产品仓储物流等“五大核心区”。同时,携手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强化人才支撑,20余名硕士、博士扎根桃园助力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特色小镇,本着“给老百姓建最好的社区,让老百姓住最好的房子”的理念,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和各类涉农整合资金,与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合作,对街道驻地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小高层住宅,把54个村分期分批拆迁,引导人口向街道驻地集中。

项目为王实干至上的“平原答卷”

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争做全市协同发展排头兵,平原县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扭住“项目为王、实干至上”的牛鼻子,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四个观摩项目分别代表了平原县在产业转型升级、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的优异成绩。

产业转型升级 转换发展动能

只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落后的产业。平原县坚持以技术创新为路径,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引导企业逐步提高产业内部开发和创造市场需求能力,努力推动传统产业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1-4月份,在全国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福洋科技、德派克纸业等37家骨干企业纳税增幅均达到了30%以上。

用新科技引领企业。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双十倍增培育计划,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鸿荣电子等3家企业入选省重点研发项目,21家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科技中小企业。国家涂镀重点实验室在平原设立了分中心。

用新理念提升企业。启动实施了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60多名企业家到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企业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和决心。

用新技术改造企业。今年,全县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了58个重大技改项目,新增国内外生产线60多条,一大批骨干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加速迈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效化。

突破双招双引 为动能转换“加油”

新旧动能转换靠项目,增加项目靠招引,项目发展靠人才。平原县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全力精准对接产业项目、高端人才、科研项目,不断向开放要升级动力和质量效益。

举办活动促招引,先后举办大型“双引双引”活动10多场次,累计签约项目60多个,引进各类高端创新人才200多名。搭建平台助招引,重点抓好京德智造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定向招商,着力引进优质项目、潜力项目。全民发动抓招引,在全县营造了“人人为发展、个个要招商”的浓厚氛围。今年1-4月份,全县新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60.8亿元,成功签约引进高端人才45人。

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让平原创造出更加宽广的发展机遇,开创出如火如茶的跨越局面!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离不开阳光雨露的哺育滋养,离不开脚下扎根的肥沃土壤。平原县牢固树立“政府创环境、企业创财富”的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形成了双招双引的“强磁场”。

以成立县行政服务审批局为契机,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创造性推出政务大厅“五个ー”集成服务,构建起了“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的审批模式。同时,深入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金字招牌。

建立完善了项目落地“代办容缺”、一次告知等五项工作机制,重大项目服务事项全程代办。今年,四环药业、谛爱生物等10多家企业实现了增资扩产,平原引商安商、留商富商的品牌越来越响!

对企业生产经营“无需不扰”,对庸懒散、吃拿卡要等干扰企业经营的行为,严肃问责、顶格处理。

乡村振兴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平原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平原路径”。按照“走规模发展之路、举绿色生态之旗、供优质高端产品、筑产业融合高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活地生金”为抓手,以开放合作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加快人口居住向社区集中为关键,实现了以产业振兴为支撑的五个振兴整体联动、协同推进。

以党支部领创办为抓手,累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236个,流转土地16万亩,为对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夯实了基础。2018年以来,先后有新希望集团、中粮集团等22家农业龙头企业进驻平原发展; 67名博士、硕士领衔的农业专家团队在平原当起了“田把式”,张福锁院士主导的2家“科技小院”落户平原。

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带来了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特色城镇建设的大跨越,农业产业的大发展,广大农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挥酒着汗水、收获着喜悦、憧憬着未来。

筑起新高地拼出新未来的“平原逻辑”

新时代,呼唤新思维;高质量,需要高站位;大发展,激发大干劲。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47万平原人民正在筑起一个新高地,拼出一个新未来。

两个小时的督查评议,四大主题板块接力上演,四个停车评议点梯次展现,每个板块都镌刻着争做全市协同发展排头兵的生动实践,每个板块都隐含着高质量争先进位的“平原模式”。两个小时的感同身受,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民生改善成就多、措施实,城乡面貌变化大、气象新,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好、干劲足……这一切源于我县坚持了这些“发展逻辑”。

提高站位 行有方向有遵循

站位决定高度,定位决定地位。今年以来,平原县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发展定位,使得行有方向、做有遵循。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做全市协同发展排头兵。

纵观平原今年以来的发展足迹,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条主线,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发区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五大提升工程为主抓手,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主基调,抒写了一幕幕平原协同发展的“时代精彩”:新旧动能加速转換,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好;乡村振兴在平原破题上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跨越赶超的动能越来越强;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越来越高。

改革创新 敢为人先谋发展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平原县牢固树立 “抓改革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改革破瓶颈、激活力,向改革要“红利”,一批重要领城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

围绕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的问题,探索实施了“庭院经济”扶贫新路径,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脱贫奔康;围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建设了环境资源审判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环保司法展馆;围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实施了农村胡同管理员制度,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中。

担当作为 狠抓作风强落实

党员干部是平原发展的旗帜和表率,“打铁必须自身硬”。今年以来,平原县委、县政府以开展“工作落实年”为契机,始终把“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激励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想抓”的意识,强化 “敢抓”的担当,提升“会抓”的本领,营造“齐抓”的氛围,让勇于担当成为一种常态,让奋勇争先成为一种习惯。

先后组织实施了“走出平原对标学习”、“各级一把手夺标竞赛”、“后进单位登合亮相”等一系列活动,广大干部工作热情、工作标准明显提升,助推了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了一大批默默无闻、全身投入、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不忘初心 以民为本谋福祉

无论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还是推进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群众。平原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努力使更多的发展成果变成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感受。

今年1—4月份,全县民生支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总投资114.2亿元的8大类170项重大民生工程快速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鲲鹏展翅九万里,鹰击长空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梦想照亮前方,奋斗正当其时。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平原县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做好平原各项工作,在新时代努力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以100%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到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中,以新的更大作为奋力抒写好高质量发展“平原答卷”!

□平原融媒记者:文丨解桂颖 徐 卓  图丨董 娟 王子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