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屋

刘文刚

“怪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们村子,是除大队部和学校外当仁不让的第三地标。我村处于丘陵地带,住房随地势而建,形成了比较分明的两大部分,处在东部高处的是东岭,处在西部低洼处的叫下庄。东岭和下庄的分界处,有一条连接外边世界的大路,交通非常方便。

听说,为了争得分界处这个黄金位置做地基,好几家闹得面红耳赤。其实,老支书早已拿定主意,谁家也不安排。后来,竟然在该地方盖了一间“怪屋”。

那时候老家农村的房子都比较低矮,一般都是花岗石起地基,用土坯做墙,然后抹上熟石灰做护墙,房顶起脊。而“怪屋”则显得与众不同,它足有五米高,用青砖砌墙、平顶。离地三十多公分处的四周留着铁窗,窗户有四十公分宽六十公分高,用厚厚的带子铁焊制而成,铁片呈六十度角向下倾斜,一片一片均匀地布置,在铁片的后面是一层密密的铁丝网。屋子上部有个奇怪的窗口,窗口上方,挂着三串“大碗”,“大碗”上挂着电线,一头通向远处,另一头穿进墙里。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它的门居然装反了,向外开启,我回家问父亲,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万事通的父亲,竟然也道不出原委来。

大人们嘱咐我千万不要靠近“怪屋”,说里面关着一个吃人的恶魔。因此每当我从附近经过,心里砰砰直跳,忍不住偷偷多瞄上几眼。尤其在漆黑的夜晚,我浑身发紧、起鸡皮疙瘩,不由得紧紧牵着父亲的大手。

“怪屋”里“吃人的恶魔”究竟长得啥样,让我既好奇又害怕。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叫上几个小伙伴,来到“怪屋”跟前。这时,我们村的电工正好过来,他打开门查看情况,我们几个战战兢兢地都围了过去。站在门口,我第一次看到了“怪屋”里面的全景:一个一米多高的木栅栏将小屋分成了两个区域,栅栏的外面是一个大铁柜子,柜子上有几个带有指针的表,还有几个凸起的把手。栅栏里面的地上蹲着一个四周带管子的铁家伙,从上面接出三根线连到墙上支出来的三个黄色的“家伙”上,其中两个“家伙”是耷拉下来的。只见村电工穿上“雨靴”、戴上“皮手套”,在铁柜上扳下一个把手,然后拿起竖在旁边的一个杆子,把耷拉着脑袋的“家伙”摘了下来,鼓捣一番,重新挂了上去,然后一个猛劲把它推了上去,随着一道刺眼的火花,下面的铁家伙立马嗡嗡响起来……

从有了“怪屋”,我们家告别了煤油灯时代。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总是守候在“拉合”旁,一遍遍地问父亲:“可以拉了吗?”父亲总是笑笑说:“再等等,再等等。”终于熬到天大黑了,轻轻地拉一下“拉合”,满屋光亮。

长大后我才明白,其实所谓的“怪屋”,就是变压器屋子,带有管子的铁家伙,就是变压器,三个耷拉的家伙,叫“跌落开关”,俗名“吊死鬼”。

电究竟是什么东西?又是怎么发光发亮的?我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九九四年中考,我在五百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五名的成绩考取了泰安电校,在以后的学习中,一个个谜团被渐渐解开。毕业后我分配到电力部门工作,随着岁月的变迁,一二期农网改造、农网升级改造的实施,城乡变压器架设都改成了箱式和台架式,一个个的“怪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抚今追昔,我不胜感慨。

相关阅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