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黄纲存的传奇一生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1956年

1月13日 根据山东省分配的移民指标,德州市、德平、平原、齐河、济阳、商河等6县市,迁往黑龙江省1000户,迁往青海省300户。

3月15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州专区建制。原德州专区的乐陵、商河、临邑、济阳4县,划入惠民专区。齐河、禹城、平原、武城、德县、夏津、德州市七县(市)划入聊城专区。同时,撤销德平县建制,将其所辖区分别划入临邑、平原、德县、乐陵、商河5县。撤销恩县建制,将其辖区分别划入平原、夏津、武城3县。将长清县的赵官、潘店、仁里、胡官4个区划入齐河县。

7月 国家民航局派飞机到夏津喷治棉花害虫,防治有效面积达10万余亩。

8月15日 夏津县郑保屯籍国民党空军少校黄纲存,由台湾岗山机场驾驶AT一6型高级教练机起义飞回大陆,在福建省某地安全降落。20日,黄的父亲、弟弟由夏津前往北京,参加了26日首都各界代表欢迎黄纲存驾机起义大会。

10月20日 徒骇河二期治理工程全面施工,工程全长229华里,土方任务350万立方,共投工2121万个,由沿河各县采取以工代账方式组织投工。

12月 德州航运办事处船员邓国治和邓士贤搞技术革新,首创“一列式高缆拖带法”,试航成功。此法不但节约了人力,而且载重吨位大大增加。1958年,从天津到新乡,各航运部门均已采用。一艘不足百马力的小拖轮,可拖载重百吨的木驳船5艘满载上航。

是年 国家水利部投资兴建武城县四女寺枢纽工程,1959年完成节制闸、分洪闸、船闸。水利发电站只完成厂房外廊,由于设计不妥“下马”。

是年 德州市在郊区杨家圈修整了7个净水池,并新建了泵房、变电和消毒等室,铺设了通往市区的10条管道,修建了水塔。1957年5月1日投产,日供水0.3万吨,成为全区第一个自来水厂。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民党空军飞行人员冲破严密的控制,先后有40多架各种类型的飞机、100多人次驾机、开汽船甚至扶着木盆、汽车胎、篮球等游水归来,德州夏津县郑保屯籍国民党空军少校黄纲存就是其中一员。

1956年,他怀着满腔热血,毅然驾机从台湾飞回祖国大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参军入伍后派往海外学习飞行技术,解放战争后独自驾机起义飞回大陆,经历最高规格的礼遇,也曾在文革中被打为“牛鬼蛇神”。但他传奇一生中,为中国航空带来的飞行新技术、建设青岛民航机场、筹建夏津棉纺织厂等事迹,都足以让“飞人”黄纲存的名字载入史册。

靠自学考入航空学校到海外学习飞行技术

黄纲存1919年出生在夏津县城西郑保屯一个贫穷的家庭,15岁时,国民党军队来村里抓壮丁,他主动要求替体弱多病的叔叔参军入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纲存被编入国民党某部工兵二团一营三连,在军中他靠自学考入空军航空学校,以优异成绩被先后派往印度、美国学习飞行技术。在这期间,他见识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更加刻苦学习,熟练操作战斗机和运输机,希望将自己所学应用于抗战中,为祖国效力。

但当黄纲存1946年学成归来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没有能够直接参与抗战,是他的一件憾事。

被迫撤退台湾坚信根在大陆

国共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上级得知黄纲存的哥哥在八路军某医院内工作,于是,很快将他调离空军作战部队,来到杭州笕桥航空飞行学校担任飞行教官。

1949年,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国民党政府要求所有空军及家属撤退台湾,黄纲存无奈带着妻儿来到台湾,成为台湾空军军官学校里一名飞行教官,负责训练新学员。虽然此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却也目睹了国民党官僚腐败和美军官兵欺压中国人的行径。

那时,国民党在多方封锁大陆消息,但他还是听说祖国大陆解放后人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他悄悄在广播中听到了周恩来总理发出的“革命不分先后,建设祖国啥时候都不晚”的号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寻找机会返回大陆。此时的他已经在国民党军队待了19个年头,但内心知道自己的根在大陆。

驾机起义飞回大陆受到总理亲切接见

1956年8月15日,台湾岗山机场上,少校教官黄纲存像往常一样,操练着台湾空军军官学校里年轻的飞行学员。

这时,一位学员说机舱出现故障,飞机不

能正常起飞。黄纲存让学员下来,自己

检查了一下飞机,并要求地面机械师给飞机加满油,他要到空中试飞,当他踏上飞机的那一刻,意识到机会的到来。明知自己要忍受亲人两地的痛苦,他还是驾驶着那架美制AT—6型高级教练机,越过海峡向着大陆的方向飞去。

一个小时后,飞机稳稳地迫降在福建省某地。人们看到美国的飞机降落下来,以为是国民党开始空袭,地面一阵骚动,当黄纲存说明自己是驾机起义,从台湾飞回来报效祖国后,人们一片欢腾。

黄纲存从台湾驾机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首都北京,首都各界代表900多人为他召开了欢迎仪式,福州军区领导和国务院总理周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

拒绝国家黄金奖励渴望得到祖国谅解

看着大陆人们这样热烈地欢迎自己,黄纲存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在台湾报纸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中国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号召的片断,知道祖国政府和人民都没有忘记他们这一群走错了路的人,而在美国控制下过着屈辱生活的国民党军队人员,也需要祖国的谅解和爱护。

总政治部代表张样桢少将表示,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人员中不乏爱国人士,今后我们仍将本着“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原则,一律欢迎国民党军队人员个别或集体归来,政府将予以妥善安置,并且按照贡献的不同给予应得的奖励。

但黄纲存拒绝了国家奖励给他的黄金,只收下了8000元的安家费。

文革期间,开始有人怀疑这位从台湾归来的“飞人”,认为他是国民党派往大陆的特务,这种传言很快蔓延开来。黄纲存被打成“牛鬼蛇神”,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住进了牛棚。

然而,他坚强地挺了过来,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赤子之心不假,这场风波终会平息。

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历经多年考验入党

1978年,恢复工作后的黄纲存调回了山东,任山东民航局副局长,去青岛的时候,发现青岛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没有民航机场,无法通航,于是向省政府和上海民航管理局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最终得以批准。1982年8月5日这一天,青岛机场落下了第一架民航飞机,从此打开了青岛的空中大门。

而且,黄纲存也时刻惦记着家乡夏津。他几次回老家,发现家乡的棉花是很多家庭的主要作物,但棉花卖不上好价格,“银夏津”并不富裕。于是他决定在夏津建设第一家棉纺厂,利用自己在青岛的人脉资源,引进外资,又从外地请来了技术专家来夏津指导。

没多久,夏津的第一家棉纺厂建成了,夏津的棉纺织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家乡老百姓的生活逐步提高。

并且,有着十几年空军飞行经验的黄纲存,在四川空军十四航空学校培训新学员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将国外学到的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航空学员,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空军飞行人才。

经过起起伏伏的人生境遇,黄纲存还有一个始终深藏在心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这个愿望,他没有停止过努力。

1980年,经过24年的考验,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和归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