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西征故事 铸英雄丰碑——电视纪录片《西征记》观后

□刘淑青

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和德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集电视纪录片《西征记》,以大量详实、生动的史实资料,艺术地为我们再现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这支以山东渤海老区翻身农民为主体的队伍的光辉历程。该纪录片歌颂了山东渤海老区人民对革命的历史贡献,突出了山东子弟兵“听党指挥,无私奉献”的主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征记》真实地记述了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 1946年底,人民解放战争处在战略防御阶段,西北战场敌强我弱,形势非常严峻。中共中央从359旅和晋绥军区抽调321名干部往渤海军区(现山东德州、河北沧州一带)开展征兵扩军工作。老区青年踊跃报名,短短几个月就组建了一支8000山东子弟兵为主的人民军队——渤海军区教导旅。他们先是在惠民地区的阳信,后转到德州地区的庆云县常庄进行军事训练和革命教育。 1947年10月,部队向西开拔,在河北武安编入西北野战军,更名为西北野战军二纵独6旅,然后继续挥戈西征。他们翻越太行山脉,参加运城战役且首战告捷,由此这群渤海子弟兵在实战中成长为真正的战士。之后他们经历了瓦子街战役、荔堡镇战役、澄合战役、永丰战役等一系列战役,战绩辉煌。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他们又改名为第一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继续西进,挥师陇东,挺进河湟,解放河西走廊,成为解放大西北战场上的一支劲旅。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积极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的号召,千里步行挺进新疆,扎根边疆,开荒屯田,继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渤海军区教导旅的革命历程英勇曲折,《西征记》的艺术再现也令人荡气回肠。

讲故事是纪录片最重要的表达形式和构成内容,《西征记》采用递进式叙事方式来讲述渤海子弟兵的英雄故事。片子分《兵出渤海》《熔铸军魂》《再立新功》3集,从队伍的筹建到西征历程再到扎根新疆,无论是战斗历程、行军路线,还是军队番号的几次更换,都以时间为轴线顺序展开。这种叙事在娓娓道来中循序渐进,使观众容易掌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具体内容。

《西征记》不仅有系统性故事框架,同时设置了许多精彩情节、事例,使得故事具体、丰满。片子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补充当时的具体情境。比如,讲述队伍筹建之初老区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民兵队长刘双全是家中独子,刘中玉入伍年龄最小,尤其是薛光荣因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征兵宣传标语,而将自己的名字“炳麟”改为“光荣”……这些都显示了渤海老区人民坚定的革命觉悟。片子选取运城战役、瓦子街战役、澄合战役、永丰战役、扶眉战役等关键战役,极具典型性。

不仅如此,片子还将典型事例放置到宏大历史背景中加以呈现,无论是队伍的筹建、西征行程、战略部署,还是军队转制,都跟解放战争的全国局势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相联系。这种宏大叙事和典型叙事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不仅使得故事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

电视纪录片通过影像来承载历史内容,弘扬人文情怀。《西征记》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至少呈现了3种影像,即口述影像、历史影像和纪实影像。

影像为我们塑造了这群渤海子弟兵的英雄群像。首先是普通战士们形象。那些入伍的战士本是解放区分得了土地的农民,他们世世代代希冀的“十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唾手可得,但为解放全中国、保卫胜利果实,他们放弃了生活的安逸,踊跃参军。“我是民兵队长,我不去参军,给别人做工作怎么做”的刘双全,出身于革命家庭、12岁被父亲送到部队的刘中玉,以参军革命为荣、毅然为自己改名的薛光荣,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西行的漫漫征程中,这群一向性格温和的山东儿女在血与火的战争中淬铁成钢,迅速由纯粹的农民成长为英勇的战士。比如,肠子被炸出仍咬紧牙关炸掉敌人工事、壮烈牺牲的韩德荣,王庄镇追歼战开阔地冲锋中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2营5连全体战士等等。片中还塑造了许多部队干部形象。身先士卒、英勇牺牲的营长栗政通,擅长做政治思想工作、配合默契的旅领导曾涤、张仲瀚,永远冲在一线的团长金忠藩等,这些英雄群像让观众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血性和刚性。正是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

口述影像构成了这部历史纪录片最重要的影像形态。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多,采访了当年渤海教导旅的干部战士及其后人,以及相关研究者、事件的亲历者,以他们的口述追溯,为我们还原了那段历史,复活了那些英雄以及他们身上的英雄气概、豪迈情怀。

《西征记》中也有不少历史影像。由于党史、军史上缺乏对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的记载,历史影像资料的搜集实属不易。主创人员多次重走渤海子弟兵当年的西征路线,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这些历史影像包括将士们的肖像、合影,永丰战役结束后独6旅18团祭奠阵亡战士的照片,王震将军“十八团渠”竣工放水时跳进水里欢呼的照片,栗政通的家书,等等,这些把观众带入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此外,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纪实影像,包括宁津籍渤海子弟兵及其后人重回故乡的镜头,今日欣欣向荣的德州大地景色,风景优美的库尔勒市区十八团渠的周边环境及市民的幸福生活场景等等。这些纪实影像构成了正在发生的现实本身,把历史拉向今天、拉向观众,在鲜明的今昔对比中,将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有机串联,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思想认同和情感震撼。

另外,这些影像还具有一种特质:有情怀,有温度。薛光荣吟唱的歌谣,“青年妇女要开明,应该送郎去当兵,当兵真光荣,真光荣,谁扯腿来是孬种”,真实地呈现了翻身农民对党自发的质朴的感恩之情。再如薛光荣老人的归乡情形:老人一直处于思念家乡却怕回乡的矛盾中,所以镜头中的老人时不时地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同乡战友的牺牲成为他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痛。影像将老英雄热爱自己的故土、珍视自己的名节、甘愿为国捐躯的朴素情怀表现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让人潸然泪下的还有独6旅18团祭奠阵亡战士的照片:永丰一役,战斗惨烈,独6旅5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官兵齐刷刷跪着低头默哀,按山东老家的习俗为战友送别。片中最打动人心的是兵团老战士浓浓的乡愁:投身边疆的建设,心却一直系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亲人。宁津籍老兵王传文投身革命之日便是与父母永别之时,母亲因想儿哭瞎双眼,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成为他一生的愧疚。女兵田毅,直到病逝,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老家院子里的两棵杏树……他们挥之不去的乡愁,让人泪湿衣襟。

总之,《西征记》为我们打捞出了渤海教导旅这支英雄部队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示了山东渤海老区对革命的历史贡献。它为昔日那些高歌西进的渤海子弟兵立传,重现了他们听党指挥、大爱大义的英雄豪情和赤胆忠魂。历史不应遗忘,英雄应该被永远铭记!《西征记》向英雄山东致敬的同时,也向当下大众传递着不忘初心、崇尚英雄、爱国奉献、砥砺前行的崇高信念。所以,这部纪录片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堪称精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