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改初心的共产党员——怀念我的父亲陈儒林

□陈焕然

我尊敬、慈祥的老父亲陈儒林于2019年4月12日去世,享年91岁。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些天来我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和蔼可亲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他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激励着我。缅怀父亲,撰写此文,以寄托无尽的哀思。

父亲1928年11月出生于乐陵市丁坞镇杨盘南街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参加党领导的土改运动,在区里担任民兵团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村党组织的工作,195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50年,直到2003年因患病才从岗位上退下来。也是从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起,我村就是乐陵县(市)、德州地区(市)农村的一面旗帜。杨盘南街党支部被乐陵县(市)委、德州市委授予红旗党支部,他个人被乐陵县(市)委、德州市委授予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人民好公仆等称号。多年来村党支部和他个人所得的表彰奖励有很多。他曾担任公社党委委员,上世纪70年代兼任3年多管区书记,是乐陵县(市)历届党代表、人大代表。父亲的一生,是为党工作的一生,为民服务的一生。

对党忠诚 始终如一

父亲入党后,始终铭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跟党走、听党话,忠诚党的事业,勤勤垦垦为党工作。

他在担任民兵团长时,按照区党委的要求,带领民兵除恶霸,清除反动“道会门”,维护治安,送军粮,出色完成任务。

1952年,父亲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在我村办起了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他带领19户劳力少、牲口弱、农具差的农户办起了初级社,大家齐心协力,两年时间粮食产量超过了本村富裕户,还置办了不少农具。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父亲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尽量避免“左”的做法,结合本村实际贯彻执行上级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改善自然条件,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发展农业生产。我村粮食迅速增产,村集体还办起了三处工副业,在上世纪70年代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文革”期间,许多村里乱糟糟。但我村基础好,风气正,有几个人想闹事也没闹起来,父亲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心搞生产,我村基本没受多大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在村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他没有把原来的集休资产分净吃光。三台拖拉机等大型机械留下给群众耕地、浇水、轧场,村的饲养处、仓库等租给本村的能人办起煤球厂、榨油厂、机械加工、饲料经营等四处民办企业,村的1.4万棵树组织护林队专门看护,晚上由村干部带队轮流值班,防止被盗。改革开放后,我村的集体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为村民办了很多公益事业。2003年父亲卸任时,村里不欠一分钱外债,还为集体留下十几万元现金。

父亲入党当干部后坚持学习,每天的报纸和上级发的文件他都认真学。晚年,父亲随子女一起生活,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和村里的发展,每天晚上都是看完中央和省、市新闻后才休息。我想,支撑他的精神支柱是信仰的力量。他心中有党,始终如一地揣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

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

父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50载,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勤勤恳恳为民服务,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平平稳稳,在工作上总是当先进、争第一,我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是乐陵县(市)最好的村之一。

他对上级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反复领会,在贯彻执行时坚持与本村实际相结合,不生搬硬套。特别是对“大跃进”、“文革”中一些“左”的做法,他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跟风,不盲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及时调整村的发展思路,继续保持了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50年来,他把村子治理得井然有序,村民安居乐业,村里没有发生群众上访,没发生大的刑事案件,没发生在村里解决不了的事给上级添麻烦。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些年,父亲要求干部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已经成为村里的一个规矩。我家维修房屋时,需到十几里外的砖厂拉砖,有人建议用集体的拖拉机去拉砖。父亲坚决不同意,借了几辆大车用了一天时间把砖拉回来。宅基地分配是农村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家按村里规定,可以再要两处宅基地,父亲却说:“他们兄弟几个都在外面工作,回家有个地方住就行了。”我家只有祖辈留下的一处老宅基。收交提留、税费和计划生育,是当时农村的“三大难”,可在我村从没难过。每次工作开始前,党支部认真研究,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该免的免,该减的减。村里每年还从集体拿出部分资金补贴给各户。党支部一发通知,不出三天,全村该交的户一户不少如数交齐。

父亲办事讲民主,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和群众商量。南街村的大事小情,群众没有不知道的,都是经过群众反复讨论,大家同意,人人盖章按上手印。父亲说:“大家的事大家当家,人人知情,人人有责。”群众通不过的事情,他从来不强行去办。

父亲为党工作这么多年,只有默默奉献,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什么个人要求,也没有要求上级在子女安排工作等方面给予照顾。在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没有任何经济待遇,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年的补贴也很少,卸任时没有退休金。后来有了养老保险,有了老党员补助,近几年有了退休工资,他很知足。我们兄弟几个参加工作后,给他钱他从来不要,给他带些烟酒,他都用来招待客人。

清正廉洁 一心为民

父亲一生堂堂正正,公私分明,从来不占集体的便宜,从不办叫别人指脊梁骨的事。

父亲常说,占便宜的事咱当干部的不能干。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村里有经济头脑的人合计着办企业、做买卖,因缺厂房和资金,也怕村干部眼红,想拉父亲和一些干部掺和进去,挂个名到时分红。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反复认真讨论,认为村民办企业有困难,村干部应义不容辞帮助,要让群众用党的政策做靠山,不能依仗干部权势做支柱,村干部谁也不能掺和。党支部先后把村集体的仓库、饲养处腾出来租给村民办企业,帮助他们办理营业执照、贷款,使各个企业很快投产。

父亲与乡亲们情深义厚。谁家有大事小情,他都竭尽全力帮着办。上世纪90年代,村里只有支部书记和少数人家里安装了电话,村里在外地工作的人把电话打到我家,60多岁的父亲亲自去送信,从不怕麻烦。后来村里安上了广播喇叭,谁家的鸡丢了、猪跑了,家中有什么事,让他在广播里喊喊,赶上吃饭的时候放下筷子就办。每年的除夕夜,他都是从自己家带着酒菜,去集体饲养处和饲养员一起过年,然后让饲养员回家团圆,他留下值班。谁家有困难,他带头帮助解决。1946年入党的老党员张书堂患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村党支部研究治病费用集体出,生活费由党员干部掏,从我父亲排起,每人伺候一天,直到半年后老人去世。

父亲当支书这些年为村民办了数不清的好事。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父亲不铺张,集体积攒了一批粮食。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里各户生活遇上严重困难,除了国家发放每人每天6两救济粮(有时4两),村里再每人补贴4两,保证一人一天1斤粮食。同时,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去鲁南,用衣物换回一些粮食,从而渡过了难关,我村没有讨饭的,没饿死一个人。在上世纪80年代,我村就打了深井,集体给每户安装了自来水。村里通电,集体每户补助60元,是全乡第一个通电的村。由于河道淤堵,我村种地浇水有了困难,党支部研究集体投资挖了一条引水渠,打了20多眼机井。

父亲临终前几天,和母亲说:“我想家了,咱回家吧”,“给我穿上大袄,咱回家吧”。这成了他的临终遗言。他太思念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了,太想念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老伙计和乡亲们了。

涵养家风 泽被子孙

厚道朴实、和谐乡民、乐善好施是祖上传下的家风,父亲从小耳濡目染,思想比较开明进步。由于爷爷去世早,伯父在外当兵,父亲16岁就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淳朴、忠厚善良、耿直要强的性格,传承了中国农民的许多优秀品质。

他对子女们要求严格,他教育孩子们做事要靠谱,要靠自己的本事过日子,不能利用当干部的条件占便宜、搞特殊。父亲要求子女要好好读书,家里再困难也要供子女上学。我初中毕业时,正赶上杨盘供销社缺一名文书员,供销社的主任很喜欢我,几次找父亲让我去供销社工作。可父亲想了再想,说:“他哥上了高中,他初中毕业就不让他上了,我对不住孩子。”他婉言谢绝了供销社主任,让我继续读了高中。

多年来,我家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父亲一生不抽烟、不喝酒,平时粗茶淡饭。1964年家乡遭了水灾,粮食欠收,生活比较困难。过年时家里只有十来斤麦子,母亲和父亲商量,能不能从集体借点,以后再还上。父亲说:“咱不能开这个头,过年有东西就富过,没东西就穷过。”父母把那些麦子磨成面,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姥姥。全家人除夕早上喝的玉米粥,中午吃的窝头白菜豆腐汤,过年连肉也没买,父亲叮嘱我们家中的困难不要对外说。

父亲老兄弟俩一辈子没分家,过节过年都在一起,家人十分和睦。家中兄弟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设红过脸、吵过架。我们这一辈家里有了大学生、研究生、国家干部、医生、教师、企业管理者,有了开饭店、做买卖的,改变了祖辈世代务农的境况。老兄弟俩四世同堂,人丁兴旺,是他们最高兴的事。

亲人己去,精神永存。父亲一生没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用自己平凡的一生诠释了怎么做个好党员,怎么当好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怎么当一个好家长。父亲,你的大德大爱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你的优秀品质我们代代传承发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