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镇积极构建大综治格局

今年以来,临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着力提升全镇综合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开创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中心建设、雪亮工程及综治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新局面,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更好的维护了社会安定祥和的局面。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制度保障。成立由以党委书记黄东传、镇长王中玮为组长,党建办、综治办、安监办、环保办、民政所、计生站等各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平安临南”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实行目标化管理,着力解决政策供给和经费保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建设高标准阵地,精选优秀干部。临南镇在房屋紧张、办公场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搬迁民政所、信访办、宗教办等,将其房屋并入综治中心,进一步扩大了综治中心的办公房屋面积。此外,投入20余万元,对综治中心的房屋进行全面翻修,按照上级建设标准重新对房屋进行分隔规划。对全镇19个社区按照乡镇标准进行建设,村级信息平台按要求全部配备高标准设备。2019年临南镇再次投入30余万元,建设临南镇智慧化监管平台,安装LED大屏,将综治系统、天网系统、党建系统、民政系统、校园安全等平台接入。实现全镇81个行政村监控全覆盖,累计安装视频摄像头165个,并全部接入监管指挥中心,实现了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和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无遗漏。

在全镇各部门抽调15名优秀干部加入综治中心,其中既有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又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公务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提升了老同志的工作热情,引入年轻干部的先进技术理念,新老同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更好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合理划分网格,整合多方资源。临南镇结合镇情及辖区单位分布现状,将辖区划分为87个网格,其中包括81个基本网格、4个子网格、2个独立网格,配备网格长87名,网格员95名,形成纵横到边的网格化体系。

为更好建设临南外部环境,镇综治中心通过摸底建档,整合多方资源,监管“触角”伸进大村小户。依托城镇智慧化监管平台,将网格员、警务助理、河长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建成公众互动、实时监控新模式,实现了一网多用。全县创建文明城镇工作以来,临南镇智慧化监管指挥中心轮流值班,对全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进行远程监管分析,对乱丢垃圾、乱停车辆、店外经营、交通肇事等行为及时安排相关责任单位靠前处理,使发现的问题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创新增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每月15日对综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总结;每月对村级综治干部进行督导、增能。网格员在网格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临南镇结合镇情提出以管区为单位“小班额”培训,并根据辖区单位分布现状、各网格实际情况,创新提出“下村培训”“一对一培训”等,网格员与工作人员直接交流,大大提高了网格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多层次、常态化的业务培训,使网格员收集社情民意更加及时,信息采集录入更加规范,信息处置流程更加流畅,提升了工作实效,提高了整体水平。

加大宣传攻势,强化群防群治。精心打造宣传阵地,利用普法下乡、“村村响”广播等方式,积极深入村居、单位、企业、学校等场所,广泛宣传实施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平安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在市县主要媒体发表文章60余篇,最大限度争取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群防群治是治安管理和平安建设的工作基础,为更好地让群众了解和运用视频监控相关知识信息,镇工作人员走进群众家中,详细讲解“雪亮工程”相关内容,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

强化节点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节点意识,紧盯关键环节。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事件节点,制定明确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考评体系标准,加强考核工作规范管理,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各社区、各村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采取督查、通报等形式,加强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扎实推动工作落实。将工作分为经常性工作目标、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和创新创优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对因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强化监督问责力度,有效推动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临南镇按照“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理念构建大综治格局,以平安临南建设为总抓手,解民忧、促民生,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实行“综治中心、纪委、信访、司法、12345市民热线、网格中心”多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逐步实现稳控立体化、信访法治化、调解多元化、服务网格化的“大综治”格局,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刘娟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