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王凤楼镇:以“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促贫困户增收

平原县王凤楼镇柴庙村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工作,在全镇率先走出了一条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户的加入又反过来促进合作社规模发展的路子。

一、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该村十分重视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工作,经过工作片及村委会反复开会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动作用,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之初,村民都有顾虑,入社积极性不高,片、村两级干部带领村里的党员一家一户做工作他们为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入社前每亩纯收益为达不到1000元并且投入的人力相当多,入社后不用自己操心纯收益就能达到1000以上通过大力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入社,入社成员达到44户,入社土面积545亩。土地股份合作社党支部主导领办、农民群众用土地经营权入股,形成了“党支部主导、合作社种地、老百姓分红、村集体增收”的模式。

二、打造群众增收新途径,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农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耕种管理,再根据收成分红,农民成了“甩手掌柜”,既省心又省力,由于规模种植成本降低,比自己种植收益还高。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探索种植模式,同道吉种子公司合作,实施玉米及小麦育种,进一步增加了合作社效益。该村支部书民赵忠刚亲力亲为,为确保玉米肥料能够撒均匀,自己带头到玉米地里撒肥料;为保证肥料的安全,自己20余天亲自看管肥料,未在家居住过。通过努力,合作社今年每亩地为群众分红980元,加上小麦补贴125元/亩,其他的黄水费、小麦保险、玉米保险等费用全部由合作社来出,每亩地纯收入达到1105元,明显高于自己种的收益。农民把地交给合作社,自己放心外出打工,种植收获时节不用再回来打理地里的活即增加务工收入又节省来回路费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也可在合作社打工,或在周围打打零工,或搞养殖,或加工工艺品之类的产业,也能为家庭增加一部分收入。

三、以入股合作社及务工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该村共有四户贫困户,四户的土地均入股合作社,今年每亩纯收入1105元,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同时合作社在用工上优先选用贫困户,如:该村赵士利在合作社浇地、打药、除草、干建筑方面的零杂活,一年收入10000多元,王玉凤、王秀兰、谭怀英三人因年龄大,劳动能力稍差,农忙时帮合作社看看麦子,捡捡玉米包,做些力所能及的零活,每人每天50元工资,每年的打工收入也有1000多元,真正起到了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作用。

该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将精准扶贫与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相结合,一方面培育壮大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集约发展现代种植业,一方面让精准扶贫搭上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的便车,由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了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三方共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