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越俎代庖的童年

□李察

刚咿呀学语就开始接触音乐,学习小提琴、合唱和舞蹈,时常被带着观赏芭蕾舞剧作消遣,也常参加戏剧演出;熟悉各种体育运动,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骑马和剑术,精通槌球、网球、曲棍球;三岁翻书阅读,四岁临帖写字,六岁跟随名师练习写作……先别焦虑,这不是又一个 “虎妈”“狼爸”对照藤校标准精心打造的十项全能“牛娃”。这是法国波旁王朝第二任国王路易十三。

举出路易十三的例子并不是想为今天拼了老命也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再树立一个贵族式儿童教育的标杆。事实上,根据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经典名著《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一书的观点,在路易十三生活的17世纪初,不要说所谓儿童教育,就连“儿童”观念本身也不过刚刚出现。在此之前,中世纪的人们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关注,甚至可以说有些漠视:那些生命脆弱、尚不适于融入成人社会生活的幼儿不被计入家庭人数,他们一旦在体力上勉强可以自立,又会立刻被划入成人队伍,与成人一样劳作生活。其后,随着婴儿死亡率下降,父母对孩子才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关爱和情感,但也只把他们当作“逗趣和解闷的对象”。即便是当时贵为王太子的路易十三,三五岁时也是成年人取乐的对象,人们逗弄他,对他大开和性有关的玩笑,观察他的反应并以此为乐。直到17世纪晚期,随着新教和中产阶级的兴起,封闭的学校教育取代了传统“学徒制”,家庭也不断向内部收缩,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成年人完全区隔开来,现代儿童的概念才正式出现。“人们关心的不再只是孩子的未来和他将来的建树,还关心他的现时情况,他的真实存在。”这时,儿童终于在家庭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儿童的世纪》一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出现代的“儿童”和“童年”的观念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是随历史和社会演变逐渐建构而成的。继该书之后,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和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也各自出版了专著,对电子媒体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现代社会童年的瓦解消逝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与剖析。

中世纪的人们肯定难以想象,数百年后的今天,儿童已成为家庭的绝对中心。儿童教育拓展到了生理、心理、道德、智力等各个层面,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是该“还孩子一个纯真快乐的童年”,还是该拼尽全家财力、物力、人力,让孩子有一个先起跑的童年,甚至要“赢在子宫里”?今天的人们喋喋不休,各执一词。但这些探讨与争论都是源于成年人对于儿童和童年生活“是怎样”“该怎样”的想象与界定,建立在成年人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回顾和认知之上。而作为争论焦点的儿童,其自身在这些争论中的主体性并未得到真正的发现与重视。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提到,针对他提出的电视等电子媒体风行侵蚀儿童和成年间疆界、导致“童年消逝”的观点,很多孩子曾表达过不同意见,有的孩子更指出“一周五天上学才是荒废童年”。这表明,孩子们对于儿童和童年的含义和特质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立场。儿童是真实鲜活的存在,而并非只是受成人庇护、由成人摆弄的懵懂无知的弱势群体。在当代社会,他们也应有表达、选择和参与的权利。家长、学校、媒体、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应该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能盲目自大、越俎代庖。要真正地发现当今时代下的儿童,关注他们的样貌,聆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保障他们的权利,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引导他们找到个性化的真实自我、成长为理性而负责的主体。这才是现代社会成年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现代儿童的观念也许是建构而成的,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也许在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关于儿童与童年,总有一些特质是人所共知、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正如《儿童的世纪》一书所引用的17世纪晚期一幅版画作品上的说明文字写到的那样:“这是天真无邪的年纪,我们都应该重新回去,可以对未来充满憧憬,那就是我们的希冀。”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命小儿尝。”又逢腊月二十三小年,我会想起母亲辞灶,想起小时候偎在母亲身旁祭灶的甜美时光。  乡下民俗中,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辞灶仪式,人们送灶王爷到玉皇大帝那去拜年,禀报一年来尘世的情况,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腊月小年辞灶,虽然比不得春节那样隆重,但在母亲的操作中,却格外郑重。这一天,母亲会集合儿女们大扫除,把房屋里的橱子、箱子、柜子、桌子等,所有能搬动、抬动的家具都搬到院子里,不能搬动的大件,就用东西遮罩起来。搬空了家具的房屋,一下子就显得空荡荡了,母亲就用一根竹竿捆绑上笤帚,开始清扫房屋四壁。笤帚所到之处,灰尘纷纷飘落。我们小孩子也不甘落后,拿起抹布擦洗院子里的家具。屋子里打扫干净了,擦得铮亮的家具开始回归原位,老旧的房子一下子变得焕然一新。母亲爽心地笑了,揽着我们说,你看咱们家多干净啊,让灶王爷上天好好汇报吧。  晚上,母亲把全家人聚集到一起,开始祭灶辞灶。在厨屋的灶君前,母亲摆上了柿饼、花生、瓜子、点心等供品,然后燃一炷香,口中念念有词:“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您上西天。少说闲言碎语,多捎粮食多捎钱。再待七天来家过年。”

00 投稿邮箱 linyidazhongbao@163.com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