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谋实效 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庞占英刘晓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政府做好政策落实、资源统筹,企业加强员工培训,高校积极对接市场,各方出实招、谋实效,可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抓好各类群体就业,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彰显了做好稳就业等‘六稳’工作的坚定决心。 ”市人大代表、宁津县县长沙淑红表示,宁津已经制定好了“路线图”,今年要在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上加码加力,增加援企稳岗和困难就业群体帮扶力度,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00人以上。政府部门还将继续组织“春风行动”,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和就业层次提升。

    市人大代表、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范书琴认为,目前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到一线车间工作,但不在基层历练、累积,对生产工艺流程不了解,又怎么能做好管理工作?”范书琴所说的现象,市人大代表、山东渤海春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洪飞也深有感触:“目前,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十足,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但人才数量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

    针对这一情况,禹王公司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建立内部管理和技术序列双通道任职资格评价体系,根据任职能力不同对应不同的薪酬等级,员工自主参与等级认证,达标后薪职会提档升级。

    于洪飞认为,政府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抓好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深化校企融合,结合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求,培养更多与岗位适配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市场、对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定专业、定方向,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不成问题。 ”市政协委员、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相子国建议,一方面政府需加大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也应积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此外,职业院校应继续走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成立定向订单培养班,采取“专业共建、教材共编、课程共担、基地共享、师资共训”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让学生入学就有“饭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