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孤儿不幸路上遇到“幸运”

吴春民(右二)、凯乐(左一)、吴玉平(右一)给县扶贫办送上锦旗


3月4日一大早,齐河县刘桥镇西吴村15岁的吴凯乐,在“家人”的陪伴下,把一面绣有“传播正能量 无私献爱心”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手中。这个戴着眼镜的大男孩,尽管还有些腼腆,但心怀感恩的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和阳光的气息。

孤儿流落在外乞讨

如今幸福生活中的吴凯乐,9年前的生活却是不堪回首。在小凯乐6岁那年,他的爷爷和爸爸相继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带着小凯乐过上了沿街乞讨的生活。

西吴村的党支部书记吴春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带人出去寻找。“找了很多次,那天下着小雨,在刘桥把娘俩找到了。当时村里去了十多个人,把他们找回来以后送回家里,结果在家里也没呆住,跟他妈又走了。”吴春民无耐地说。

最后一次在刘桥镇的街上把小凯乐找回来时,他的妈妈却已不知去向,懵懂无知的小凯乐正蹲在地上跟几个小朋友玩石子。“把凯乐接回来以后,我们给他收拾房子,帮他安上的电,又安排他上了学,还在村里给他找个监护人,通过开村委会研究,俺村里文书吴玉平一直负责监管。”吴春民告诉记者,“无论怎样,都不能让这孩子再流落在外。”

村干部当起监护人

吴玉平今年64岁,一双儿女已经成家。当时的他正是享清福的时候,小凯乐一下子从街坊变成家人,吴玉平的心里还真是有不小的压力。他说:“一开始我也想得挺多,可咱不管谁管啊,作为村干部,咱该管的就得管。”

身为党员的吴玉平欣然接受了这个长远的任务。就这样,小凯乐就算有了自己的新家。白天小凯乐上学以后,吴玉平就在家里给小凯乐收拾屋子,洗洗涮涮,晚上小凯乐放学回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的晚饭已经放在了眼前。“我一天来好几趟,看看没人,我就打电话找他。”吴玉平说。“村里的叔叔伯伯对我都挺好,像爸爸一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好好报答他们。”小凯乐说。

每学期获评三好学生

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毕竟有限,社会大家庭里爱的洪流更是温暖人心。2016年1月起,齐河县扶贫部门把吴凯乐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爱心媒体将他的不幸遭遇做成专题片,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通过各种方式资助吴凯乐,并通过低保、免费就读等方式,保障他的生活和学习。

和吴凯乐一样,齐河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活,不仅达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而且还可以享受产业项目分红、金融扶贫、社会救助等帮扶措施。

除此之外,县扶贫办还强化行业与社会扶贫,开展干部帮心、教师帮智、企业家帮钱“三帮一”活动,让贫困孩子在生活上得照顾、学习上得辅导、经济上得保障,避免因贫失学辍学。

如今的吴凯乐也已经从那个沉默不语的孩子,成长为班里的班干部,而且学习成绩优异,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生活的幸运之旅才刚刚开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通讯员李文静袁梦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