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臣:身残志坚奏奋斗强音


  个人简介
  史红臣,1980年生,德城区黄河涯镇小史村人。2013年创办石家庄家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房屋建筑、建筑防水、钢结构工程、智能家居一体化为主营业务,多次承担石家庄市重点工程建设。多年来热衷公益事业,带头组建的萤火志愿联盟被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授予优秀慈善团体。 2018年起担任河北省山东商会副会长。
  春节前这段时间,史红臣格外忙碌,工作之余,他带领萤火志愿联盟的志愿者走进贫困家庭送去节日的温暖。由于年少时受过重伤,史红臣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仍坚持自己扛着油米面,气温在零度以下,他却满头大汗。
  这位39岁的德州老乡,就是这样一瘸一拐地从农村走出来,上学、打工、创业,一路风雨兼程、不懈奋斗,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石家庄家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曾被嘲笑,曾被欺骗,但史红臣从未丧失生活的热情、奋斗的勇气,更是对社会心存感激。寒冬里,记者被这个励志而温暖的故事打动。
苦难面前保持乐观立志出人头地
  1980年,史红臣出生在德城区王村店乡(今黄河涯镇)小史村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困,但在天性乐观的他的记忆中,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直到8岁那年的一天,在与同村小伙伴玩耍追赶时不慎从水坝摔下,等从昏迷中醒来时,双腿却难以站立。之后的几个月里,父母带着他到处求医问药,但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
  苦难给了史红臣残缺的身体,却让他的内心更加强大。擦干眼泪后,他反倒去安慰伤心欲绝的父母,告诉他们“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
  “当时同村的孩子都喊我‘二撇子’,刚开始肯定不舒服,慢慢就完全不在意了,后来甚至觉得这算是一种激励。 ”他回忆道,“我很感谢邻居史学宴大爷,他是镇棉站的会计,有文化,见过些世面,他跟我父亲一般年纪,却喜欢和我聊天,常常给我讲城里的故事,鼓励我不要灰心丧气,告诉我残疾人只要努力也能成为让人尊敬的人。 ”
  史大爷的讲述和鼓励为史红臣勾勒出一幅未来的蓝图,促使他渐渐在心中立下志向——靠自己的努力离开农村、摆脱贫困、干一番事业,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人”。
  当时父母想让史红臣学兽医,以后在村里能讨个生计,但他还是想好好读书,考上学到大城市闯闯。
  苦心人,天不负。 1998年,史红臣考入石家庄煤炭工业学校(今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读中专,学习计算机技术,他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城市。
  对于农村走出的史红臣而言,计算机是新鲜事物,为此,他主动申请打扫机房。多少个夜晚,他“留宿”在机房,一夜不睡地钻研各种软硬件技术,甚至将一台计算机主机拆了几十遍,熟练到“闭着眼都能完成拆装”。
  “这种做法是违规的,但老师只是对我进行了批评,并没有过多处罚,我很感激。”史红臣说。
  事实上,入校之初,班主任就被这位农村小伙的勤奋、朴实与乐观所打动,让他做班长,他没辜负老师期望,将班里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生活上,史红臣更是自立自强,到二年级时,靠着去饭店、超市打零工,他再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老师们都很诧异,他是如何拖着双腿完成了这些工作。
初尝社会残酷报之以微笑
  2001年毕业时,表现优秀的史红臣获得留校在招生办任职的机会,出人意料的是,他放弃了。“当时一个同学的父亲在西三庄村做书记,接触过几次后觉得我能吃苦,就问我求稳还是想闯,我说想闯,然后他说西三庄有不少企业缺人手,问我去不去试试,我几乎没犹豫。 ”他对记者说。
  西三庄村位于石家庄城区西北部,经济发展好,企业众多。史红臣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一家塑钢门窗家族企业,由于上学时掌握了CAD软件的操作,他被分到了设计岗位。“当年工厂里设计都靠手绘,没人会用CAD,配备的几台电脑一直是摆设,我去了后就给用了起来,后来做标书的工作也交给了我,有时还跟着去采购物料。 ”他对记者说,“那段时间劲头十足,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
  就在史红臣以为自己的事业将在这里起步时,现实却展现出残酷的一面。有一天,史红臣和两个同事一块去采购物料,回来第二天被发现少了一根铝轨,一位副总直接认定是他偷的,不由分说就劈头盖脸地指责,跟他一起采购的两人都是老板的亲戚,所以没被怀疑。但后来经过仔细查找,少的那根铝轨只是掉在了仓库地面的一个缝隙里。
  这件事过后,史红臣决心辞职。企业唯一熟练掌握CAD设计的人辞职,新接手的设计师刘建才一时难以适应,就问史红臣能不能带带他。没想到史红臣一口答应了,每天晚上都给他“开小灶”。
  有人问他“他们这么对你,为什么还帮忙”,史红臣笑着说:“别人有困难,我帮一把也不会掉块肉,再说虽然发生了不愉快,但我在这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还是要懂得感恩。 ”
创业历经磨难从不言放弃
  辞职后,史红臣和一个曾有业务往来的同行合伙做起塑钢门窗加工生意。当时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年后会有一个“大坑”等着他。“我主要管业务,合伙人负责财务和管理,没想到干着干着他拿着钱跑了。 ”史红臣说。
  首次创业就以这种结果告终,2003年底,史红臣带着这几年奋斗得来的全部身家——1800块钱回到了家乡。这期间,他想过在家乡找点事做,但心里憋的一股劲儿促使他第二年初拿着300块钱重新回到石家庄,打算再度走上创业之路。
  刚到石家庄,华威塑钢门窗厂总经理刘建民就找上门来——他正是史红臣曾经帮过的那位设计师刘建才的兄长。刘建民说:“华威目前缺人手,你有技术又实在,去我那儿干吧。 ”
  史红臣没有想到,一年多以前的“以德报怨”,为自己换来了一次工作的机会。
  在华威公司工作的几个月里,史红臣省吃俭用积累下一些资金,又借了一部分钱,于当年8月在石家庄租下一个20多平方米的门脸房,终于在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落脚之地。
  那是一段艰苦的奋斗史。没有资金购买焊机,他就租借别人的,人家白天用,他就通宵干;为了省钱,他曾经连续十几天拿馒头蘸酱油吃。
  苦心经营总归收到回报,2006年,史红臣在石家庄买下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交房那天,他在新房里喝酒庆祝,高兴得一夜未眠。
  就在这一年,刘建民再次找上门,这次来的目的跟上次大不相同——他想把华威公司转给史红臣,然后去做别的项目。史红臣正打算扩大规模,于是欣然同意,成为华威塑钢门窗厂总经理。
  正当事业稳步走上正轨时,又一个打击悄然而至。在为一个别墅区项目做门窗工程时,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工程款要不回来,把能筹集到的所有资金付给材料供货商和工人后,史红臣负债累累。
  身心疲惫的史红臣在刚住没多久的新房子里几乎一口气灌下一瓶白酒,酒精刺激着他的肠胃,却无法让他入睡。伴随新一天的阳光照进房间内,史红臣做了一个决定——卖掉房子,从头再来。
肯干诚信实在赢得客户信赖
  再次踏上全新的创业征程,史红臣变得比以前更谨慎,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肯干、诚信、实在的品性始终如一。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不曾欠过材料供货商和工人一分钱,工程质量更是有保障。
  多年积累之后,2013年,史红臣成立了石家庄家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求,从门窗工程转战房屋建筑、建筑防水、钢结构工程及智能家居一体化领域,完成了一次重要转型。家铭是史红臣儿子的名字,他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把企业当做孩子一样呵护的决心。
  2014年,史红臣拿下河北腾飞木业厂房建设项目,这是正定县重点工程,总造价1600万元。当时参与竞争的有十几家企业,其中不乏河北省行业龙头,家铭公司却从中脱颖而出。腾飞木业董事长刘建华说,就凭史红臣的人品,交给他我完全放心。
  能够拿下这个项目,其中还有一段故事。2013年,家铭公司为一家化工企业做了一个车间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史红臣发现,如果按照合同约定使用0.3毫米规格的彩钢板,建成后牢固度会有所欠缺,于是他决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部换成0.4毫米规格的彩钢板,这会使成本增加1万余元。对于这个总造价30万的小工程而言,会对盈利造成不小的影响,但史红臣为了工程质量,宁可牺牲这部分盈利。
  后来,当这家公司的其他车间出现了锈蚀时,史红臣承建的车间依然非常牢固,这给公司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史红臣才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竟是腾飞木业董事长的女儿。
  凭借在业界积累的口碑,家铭公司走上发展快车道,接连拿下工程总造价超过千万元的大项目。
  去年,史红臣决心进行多元化经营,投资400万元建设了九宫格火锅正定旗舰店。他把肯干、诚信、实在的品质同样用在餐饮业经营上,对食品质量严格把关,狠抠服务细节。这个冬天,忙碌一天的他常常换上普通员工的衣服,到店里为顾客服务,听取意见建议。如今店内天天爆满,经营势头良好。
感恩社会尽己所能做公益
  回顾史红臣的生活与创业历程,命运似乎给他设置了种种困难,但采访过程中,他对记者说的最多的词是“感谢”。他感谢曾经嘲笑过他的人激励他发奋图强,感谢曾经欺骗他的人让他学会谨慎,感谢社会为创业者提供了平台,感谢信任他的人让他相信只要肯干、诚信、实在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史红臣说:“我是受过苦的人,所以看见比我还苦的人,就想帮他们一把。 ”所以每每看到身边人生活困难,他习惯于伸出援手,这其中也包括曾经嘲笑他的人。
  2011年,史红臣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萤火志愿联盟,为困难家庭、残障儿童、留守老人、希望小学捐款、送温暖。去年,萤火志愿联盟被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授予优秀慈善团体荣誉称号。
  去年,史红臣当选河北省山东商会副会长,辛苦工作之余,他把商会的工作放在心上,为商会活动奔走,商会企业有诉求,他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史红臣说,商会增强了在冀鲁商的凝聚力,同时利用这一平台,可以为家乡做点事。
  目前,史红臣有在德州投资的打算,另外他想找机会带领商会企业家多到德州走走看看。“如今德州正在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河北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将努力寻求更多机会与德州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史红臣说。
□本报记者张晓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