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福:善政善行建起“善村”

一色的11层电梯楼房鳞次栉比,起地式车库车辆进出一溜烟,气势恢宏的社区大门前笔立着南北走向的两行法桐树,树下三三两两坐着聊天的老人……周边的老人们了解了我们来意,则七嘴八舌地告诉:“你们去采访采访俺书记吧,那可是个好人,俺们能有今天,多亏了他。 ”

去年10月19日,记者来到经济开发区开鑫花园,这个2017年搬入的新社区是由汤庄村搬迁破题,又有几个村加入建成的。而黄保福就是汤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他是汤庄村搬迁、建设新社区的发起人。

两天拆完旧村,四年建完新村——

善政换来村庄迁建“第一速度”

原汤庄村地处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人口760人,大多数以种地为生。由于村级班子软弱,村庄管理混乱,曾经好多年粮食提留都收不上去。这种情况下,村里亟需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出来管理村庄。

2000年元旦,经村民推荐、党员投票,黄保福全票当选为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黄保福过去一直在晏城街道一家化工企业工作,后来创办日康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是汤庄村民公认的“头号能人”。

黄保福上任之时,恰逢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当时根据县里规划,开发区要进驻更多企业,有些村庄必须整体搬迁,而汤庄村便是其中之一。为此,黄保福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会,研究政策,了解村民诉求。他们的妙招就是:所有政策、分配方案全部阳光公示,不让老百姓“猜拳”。

村民居住房屋千差万别,建筑年代不同,所用建筑材料不同,结构类别不同,如制定一个标准,对村民不公平。黄保福带领村民工作小组,对村民房屋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补偿标准,形成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进行长期公开,村民可根据自己房屋对号入座,一目了然。由于准备工作充分,补偿标准合理,汤庄村搬迁协议签订工作仅用两天就完成了,没有一户村民上访。

在回迁安置楼分配上,黄保福及村两委成员更是细致入微。他们把政府政策放在阳光下,楼层、平方、人口等完全透明。最后,通过民主模式进行抽签,公示,400余套楼房分配顺利,没有一户村民提出不同意见。

在村民中走访,听到最多的话是:“支书办事公开公平,对村里的事他不贪不沾。 ”汤庄村工业用地租金,每年足额按时发到群众手中,从没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这个村从乱村变成了模范村、文明村,黄保福本人也被评为齐河县优秀共产党员、齐河县优秀青年企业家、德州市优秀政协委员、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德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无息借给群众经商200多万元,

为60岁以上中老年人找工作——

善举聚集全村发展致富活力

村民汤应路曾经打算投资养猪,资金成了难题。无奈之下,他去找黄保福。听到来意,黄保福立刻拿出5万元给了汤应路。黄保福说:“汤庄村的老少爷们只要是因为干正当生意缺钱,只要来找我,我坚决支持,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还我,而且不收任何利息。 ”

截至到目前,汤庄村民因办企业、做生意,跟黄保福借钱,未还数目已经突破200万元。他成了村民创业的“活银行”,反过来激励大家积极创业。目前这个村在外经商的村民达百余户。

黄保福曾说:一个村的发展,靠的是文化人。所以,对村里孩子的教育,他格外重视。 2014年,汤英明的女儿汤素素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却凑不齐学费。黄保福知道后,馈赠给他6000元学费。从那一年开始,黄保福宣布:凡是村内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他以个人名义全额资助第一年学杂费,当做奖学金。目前,他已经资助学生学费达5万余元。现在,汤庄村每年就有十几个学生考入本科院校。

如今的汤庄村民,年轻人纷纷到企业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但村里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去企业打工,却因年龄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64岁的村民徐士忠找到黄保福,黄保福立刻通过朋友关系,为他在一家物流公司安排一份园区绿化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几年来,经黄保福之手困难村民实现就业的就有五六十人。

自掏40万为原村修路,为老人办银龄保险,倡导简化红

白事——善心换回文明活泼新村风

2004年的汤庄村街道仍是泥土路,每逢下雨,地排车进不去出不来,就连拖拉机也经常陷进泥淖里出不来。黄保福那时还没有担任支部书记,就从自家企业中拿出了4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一条东西干道,两条南北干道,全部铺成柏油路。夜间,群众出行不便,他出资为村里安上了路灯。

几十年来,村里的饮用水发涩,无法饮用。村民吃水得跑到 1公里外的邻村去挑水,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是村民的期盼,黄保福拿钱在村头修建了水屋,并请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接上自来水,后来,水费全部又村集体承担,村民不仅解决了近距离饮水问题,而且不花一分钱。

这些年,黄保福实心实意帮着群众做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黄保福的工作。

黄保福改变村里多年来的一些陋习,提倡文明村风。黄保福上任后,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详细列出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对于喜事,控制高额彩礼,礼金200元以上的村民才可去参加宴席;白事不设席不喝酒,来宾、帮忙人员一律吃大锅菜。

孝老爱亲,黄保福身体力行,带头模范。他自掏腰包3万元,为村里127位60岁以上老人专门订购了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拿出2万元给127位老人购买了健康保险;对本村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600元至800元的补助金;每年正月初一,他都自己拿钱,在饭店订下20多桌酒席,请全村老少参加团拜活动,在浓浓的年味中,促进了全村人的融洽生活……

特约记者

王业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