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年集 赶出浓浓年味

传统特色的老虎鞋

年味十足的花糕馒头

一位母亲为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服

密密麻麻赶集的人

把货物挂在脖子上售卖的商贩

集市上3元理发的老人

随处可见喜悦的笑容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双双通讯员邓美平摄影刘振兴

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夏津县香赵庄镇赶大集的日子,也是此处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四方乡邻,本地商贾,买、卖之中,年味也酝酿至最佳状态,四散开来。

香赵庄镇大集在德州范围内颇有名气,又因毗邻聊城市高唐县,长年累月,便成了一个“跨市”的乡镇集市。每月逢二、四、七、九,人们自发聚集于此,进行货物流通和交易,早已是一个不变的习惯,到底何时开始如此,已很难说清。

一位当地的76岁老人告诉记者,自他儿时便知“赶香赵大集”,其间更换过具体时间,却从未间断过。

在一年130多个集市中,“年集”又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几乎成为一种“民俗文化”,象征着五谷丰登的一年结束了,外出游子返乡时节到来,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共度春节。

“往年农历腊月廿二人就开始很多了,今年因为当天刮大风,所以腊月廿四的年集才开始真正热闹起来。”张玉兰的家在张屯村,距离集市两里路,她跟13岁的小女儿互挽胳膊,采购年货。她告诉记者,大儿子在德州市区当厨师,年三十才能赶回家,自己要先准备好过年的吃食,迎接这一年一度的欢聚时光。

而为过年准备的费用,每家各有不同,如张玉兰般的普通农村家庭,大多花费在2000至3000元左右,主要花销都在食物上,肉、蛋、蔬菜水果,以及糖果和干果,几乎占到了80%,其余的则是为家中尚年幼的孩子添置新衣。

与经济学供求关系一致,集市上的商贩们大多也是这几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香赵庄大集逐渐分成了明显的区域,肉食区、服装区、蔬菜瓜果等“各自为营”。

清晨6点半左右,十里八乡的商贩们就赶到集市,搭货架、支遮阳棚、摆货物,忙碌中迎来了旭日东升的第一缕阳光。这边商品还未摆放停当,那边村民三三两两从村里赶来,有的开着新买的汽车,有的骑着电动车、自行车,有的步行而来,人们相互寒暄着、说笑着、祝福着。

上午10点,人越聚越多,直至摩肩接踵。近几年私家车越来越多,街道上、镇政府广场,四处停满了车辆,这应是传统年味里的新鲜气息,象征着农民们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