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掀起农村“环境革命”告别“脏乱差”迎来“清净美”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潘晓泉胡兵通讯员张秀葵王凡存王洁令摄影报道

春节临近,对于庆云县久别家乡的农民工而言,这次回家将会看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美丽家园:昔日的破屋烂房不见了,幼时玩耍的池塘重现清澈,路灯、绿化带和文化墙成为标配,脏乱差的村居绽放出不同于城市的静谧之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庆云县将其列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自去年以来,庆云县在全市率先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革命”在全县兴起,短时间内就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拆除废旧房屋,解决农村“牛皮癣”

1月24日,记者走进庆云县尚堂镇毕家村,看到的是全村“大扫除”景象——男女老少拿着工具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铲车等大型机械同时作业,多个闲置废弃的土坯房瞬间消失。“这些老房子早就没人住了,有的顶塌了,有的墙倒了,既不好看又危险。”一名村民说。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空心村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些危房破屋如同一块块“牛皮癣”,不仅与“村容整洁”“美丽乡村”格格不入,还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今年元旦过后,庆云县在原来清理生活垃圾、河沟坑塘、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的基础上,开展起农村闲置废弃破旧房屋清理行动,集中力量将全县的闲置废弃房屋短时间内清零,让每个村实现无墙体损坏严重土坯房、无房顶坍塌房屋、无残垣断壁房屋等目标。

通知一下,全县迅速行动起来,排查摸底、开展行动、督导验收,村大队成员和包片干部奔走在一线,现场指挥;县乡村三级负责拆除的费用支出,老百姓不用掏一分钱;废弃房屋拆除后迅速平整,不产生和保留一丝垃圾……几乎是一夜之间,困扰农村多年的废弃房屋消失了,随之换来的是一幅幅等待描绘的乡村蓝图。

崔口镇崔东南村一共拆除了27处废弃房屋,该村村支书韩清河说:“县里这个行动得民意,老百姓都很支持,拆除了这么多破旧房屋,前后就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村里一下变得‘板正’了。”

赶在春节之前开展闲置废弃破旧房屋清理行动,还取得了一个意外的效果。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破旧房屋拆除后留下的空地,暂时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小型停车场,很多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逢年过节把村子堵得满满当当,现在有了停车的地方,过年时将解决一个大难题。

据庆云县文明办主任周赞磊介绍,从1月初行动开始到27日,全县拆除闲置废弃房屋2551套,且全部进行了现场验收复查,每一处均拍照留档。同时,对有困难群众居住的危房破屋登记造册,需拆除重建的纳入危房改造计划;无人居住闲置废弃的破旧房屋拆除平整后,将栽种树木,既实现村居美丽,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向“脏乱差”开刀,还农村以静美

“脏乱差”一度成了乡村的代名词,人们争相远离。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当下,庆云县聚焦村庄环境卫生这一痛点难点,在全市率先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还乡村以美景,让农民爱上家乡。

庆云县在全县筛选60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坑塘、畜禽养殖粪污等,全面进行垃圾综合治理,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卫生死角,村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尚堂镇西吴村里有一座占地20余亩的坑塘,曾经填满垃圾,又黑又臭,经过清洁行动之后,池塘不仅回归清澈,还在周边建设了大风车、钓鱼台、健身广场、景观大道等,臭水沟变成了塘水清、堤岸绿的村民乐园。不仅如此,还依托水系在村东建设“乡愁西吴、寻梦驿站”文化休闲广场,在村西建设“梦栖园”健身娱乐公园,加上一幅幅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墙绘,整个村子一下变成了公园一般,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环境卫生之外,庆云县开展了以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五化”工程,在街道两侧、农户宅前屋后栽植观赏树木和花草,在农村主要街道、公共活动场所均安装路灯,启动建设公益文化墙,张贴公益广告,实现穿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全覆盖,让农村实现由内而外的华丽蜕变。

截至目前,庆云县已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8个,安装村内路灯6000余盏,修建农村公路1200余公里,成功创建2个省级森林村居,获评“全国百佳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

建立“3+X”机制吸引农民主动参与

让乡村环境彻底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尤其是让农民主动参与进去,庆云县逐步探索出“3+X”环境改善长效机制,“3”即是:农村保洁常态化、坑塘治理规范化、环境整治网格化;“X”即是村民参与主动化,实现机制保障与群众主动参与相结合,保证农村环境整治可持续、管长远。

在农村保洁方面,该县建立县、乡、村分级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与北京启迪桑德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乡村环卫工作进行市场化托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垃圾运输及保洁车辆62辆,配置垃圾桶6775个,建立起1000余名的专业保洁队伍,分别负责城区和全县9个乡镇(街道)381个村庄的生活垃圾清理、运输,日平均垃圾处理量200余吨。

在坑塘治理方面,该县结合“河长制”,探索设立“塘长制”。把农村坑塘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内容,每个坑塘均设立专职管理员、监督员,日巡视、周清理,保证水清岸美。在治理坑塘的同时,就地取材,通过投放鱼苗、种植莲藕等措施,将废弃坑塘变成水产养殖户争抢的“聚宝盆”,长效解决垃圾围塘问题。

在环境整治方面,该县推行“网格长+专业网格员”模式。每村均设置网格长及多名网格员,分街道、划片区,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护责任。网格长以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为主体,负责日常与保洁公司的联系沟通,及时协调处理各村产生的保洁问题。网格员以村民为主体,负责日常环境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拍照上传。目前,全县配备网格长401名、网格员1044名。

对于如何发挥“X”的能动作用,庆云县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力促村民自己的事自己办。该县用好用活村规民约,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引导村民参与主动化,吸引农民积极自觉参与美丽家园活动中,形成良性发展。

一个个得民心的民生工程,一项项贴民心的给力举措,使得脏乱差正远离庆云的农村,高颜值成为新的代名词,农村再次成为静美与闲适的家园,更成为无数人对乡愁最好的寄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