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棂星门的前世今生


□石贤圣

在陵城区党政驻地中央位置,与政府街成垂直方向,有一条不太起眼的东西向街道——文庙路。与楼宇林立、车水马龙的主街道及其西侧开阔敞亮、游人如织的东方朔公园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幽静安详,两侧多为经营文化、通讯、服饰等项目的低矮建筑。

路北偏西地段,经三个月拆卸重组、更换剔补、重新油饰、更新铺装、设置护栏等诸多工序的精心施工,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陵城棂星门再获新生——坐北朝南,夹石抱柱,飞檐斗拱,古朴端庄,再现昔日明清风格,笑看今朝陵城繁荣。

众多市民云集于此,一睹棂星门新风采,纷纷拍照留念、翘指点赞。

文星荟萃门


陵城棂星门是古陵县文庙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道牌坊门,即大门,东西长14米,南北宽3米,高6米,三间四柱三楼八戗杆木斗拱结构。红漆木柱底端由石鼓夹抱,上端有戗杆支撑;木柱上建飞檐斗拱,上覆琉璃瓦,楼脊上饰花纹。结构恢弘端庄,风格古朴壮丽,令人叹为观止。门前置放石狮一对:东侧一头,右前爪握一绣球,系雄狮,象征威力四射;西侧一头,左前爪抚一幼狮,乃母狮,寓意子孙昌盛。两狮均为典型的明代风格,线条简易流畅,形象生动逼真。细观夹抱红漆木柱的石鼓,但见牡丹、荷花等盘枝吉祥花卉镌刻其上,洋溢着美满、和谐等美好祝福。南面东首一尊石鼓的西侧,依次镌刻着当年施工人员的名单,至今仍清晰可辨——新阿县石匠:王名、张文达。本县铁匠:刘文。德州木匠:王堂、王鸾、高聪。本县画匠:尤富。岁月无情,这些人的血肉之躯恐早已融入故土,也不知其后人如何;但其芳名却依附坚硬无比的石鼓,历经数百年风云变幻,相伴展示其精湛技艺、经多次修缮或重建而依然屹立的棂星门,供人们瞻观、思索……

棂星即古代的“文星”,旧时庙学不分,孔庙和县学是一体的,故取棂星之名,表示文人学士集学于此。明清各地的庙学几乎都建有棂星门。

棂星门北面的原教师进修学校即为文庙旧址。院内原有一个半圆形的泮池,池上有桥,可通往戟门和大成殿;门外是路,路南建有一个大照壁;照壁两侧路中央立有两个牌坊,题额为“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两牌坊外侧都设有下马石,文官经过此处需下轿,武官则要下马。棂星门的中门只有在祭祀或者重要人物出入时才打开,平常人只能走两边的偏门。可见当初的棂星门是十分庄严肃穆的,无论在士绅还是民众心目中,都是非常神圣的。它既代表着一方文运,又是封建礼制和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

陵城棂星门也许并不是当时众多棂星门中最完美的一座,但它却承载了那个时代应当承载的全部文化符号;且应是当今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同类建筑。

据专业人员评估,陵城棂星门具有以下重要价值:一是历史价值。现存棂星门已有500余年历史,作为存数不多的历史遗迹之一,是古陵县儒学的实物见证,是研究陵城所在地区县级治所礼制建筑的现存实例,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二是科学价值。其建筑形制尺度保留了开间与柱高比较大等明代遗构的特点,建筑结构方面通过构架的巧妙组织实现了美观、和谐的外观形式,达到了建筑结构、外观形制、功能定位和价值内涵的协调和统一。三是社会价值。棂星门是文庙大门,是儒士学子奋发努力、以才学报国的学习场所,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场所。即使放在现代社会,其所寓意的精神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由此看来,对棂星门进行持续保护和及时修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庙学两重地


孔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毎一州、府、县治所在地都有文庙(当然陵县也不例外)。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该是考虑用途类似以及节约财力等因素,旧时庙学不分,孔庙和县学是一体的。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县石严在此创建三泉书院,这是陵县最早的藏书馆。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赵王槐所立《新建鲁公义学记》碑记载:“学堂(即文庙)之阳有三泉书院,以龙泉、心泉、汲泉三井得名。国初院舍无存,鞠为园蔬,井亦洇度。 ”“在庙旁西,鲁公祠之东,有隙地三亩许,乃庀材鸠工,建讲堂三楹、学舍六楹,爱提曰鲁公义学。”越四年,知县杜容镜来陵,又进行增修完善,复为三泉书院。

三泉书院“地于藩臬分司之间,周围一百五十余丈(约合22亩)。 ”(道光年间《陵县志》之《陵县迁建庙学记》)。

康熙年间的《陵县志·艺文》收有樊献科《三泉书院记》。樊父在明嘉靖年间曾任陵县训导,樊献科在己酉年(1549)夏到陵县,拜会了县令石岩,并同其共同瞻拜文庙,见到石岩修复一新的文庙和重新修浚的泮池,其东边有一旧井,是为龙泉,池之南不数步有一井为心泉,心泉“东二十步左右为汲泉,民居近焉”,总名之为“三泉书院”,匾额是樊献科的父亲题写的。

对于三泉的解释是:“龙泉,言其始也,出之有源,沛然莫御者,基之矣”;“心泉,言其体也,发微而不见,而渊渊其渊者,存乎中矣”;“汲泉者,言其用也,意周不可穷而博施济众之功为不匮,圣人之能事备矣。 ”基本意思是:龙泉为根本,滔滔不绝;心泉喻士大夫修身养性,洗心革面;汲泉为博施济众,经世致用。三泉的名称表达了圣人办学的基本宗旨。

陵县的教谕署、训导署也设在此。三泉书院也确实促进了全县文化教育的发展:自明初(1368)以来至书院建立的1549年大约180年间,陵县只出了朱本瑞一名进士;书院建立后至1644年明朝灭亡的95年间,陵县计有康丕扬、石维屏、杨文忠、蔺刚中四名进士,其在中进士前都在书院内接受过考课。可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三泉书院是陵县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最高学府,在陵县文化教育史上占据过重要位置。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兴学校,三泉书院改称“三泉小学”。至此,共存在了353年。

三泉小学一度把文庙合并进来;到民国二十年(1931),又把义学(文庙东)基础上成立的模范小学合并进来,校址达到了最大。

说到三泉小学,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李广田,他曾于1928年在此任过半年多的教师。

李广田,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邹平市码头乡人,1906年10月1日生。本姓王,排行第四,名锡爵。因生活拮据,被过继给舅父,改姓李,取名广田。他自幼苦读不懈、博览群书。1921年,考入齐东县立师范讲习所,成绩优秀,未及毕业,便被县立高等小学聘为教员。 1923年,考入山东省第一师范学校。当时正是新文学运动时期,文学刊物和文艺团社如雨后春笋。不久,李广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全省300名团员中的一个。他参与组织成立了“书报介绍社”,与同学臧克家、邓广铭成为骨干分子,大量地介绍鲁迅、郭沫若的著作和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未名社及苏俄等外国文学作品。同时,开始尝试练笔,写诗歌、散文类作品,投到每周一期的校刊上。 1927年春,大革命的影响波及到山东,“书报介绍社”负责人因参与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了。李广田勇敢地承担起责任,继续坚持办下去。 1928年,政治形势日益恶劣,因邮购苏联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等进步书籍,他被山东省督办张宗昌的宪警逮捕入狱。在狱月余,受尽折磨,被判死刑。家人卖尽家产,也未能将他赎出。直到北阀军攻克了济南,才被释放,出狱回家。家中为营救他,已一贫如洗,所以他不敢在家乡久待。 1928年春天,李广田打听到陵县三泉小学有一个小学教员的职位,于是拒绝国民党齐东县党部的高官厚禄,在一个暗夜离开了家乡到职。就在这种悲郁的心境中,李广田在陵县度过了半年多的孤独清冷的生活,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读书、散步。那年冬天,李广田应曲阜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的邀请,离开了陵县,前往那里继续教书生涯。

1929年,李广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未名》半月刊终刊号发表处女作《狱前》。从此,走上革命文学创作道路。 1931年,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攻读英、日、法文。与同学卞之琳、何其芳结为挚友,合作出版诗集《汉园集》,人称“汉园三诗人”。同时,开始散文创作,创作了《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等3本散文集。 1941年,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回声》《欢喜图》《灌木集》及《诗的艺术》。 1946年7月,到天津南开大学任教,此后到清华大学任教。后任云南大学校长。

想必其成就,与当时的特殊背景和在陵县的那段经历不无关系吧?时光如箭,日月穿梭,整整90年过去了,不知他的学生还有没有健在的,有的话,也近百岁了。

这里,还要提到一位名人,这就是宋清渭。他的高小时光就是在此度过的。

宋清渭,男,汉族,1929年3月出生,原名宋清湖,高中文化,陵城区郑家寨镇大吴家村人。 1945年6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渤海军区特务营五连副指导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十三团九连指导员。先后参加了德州、商河、晏城、津南、昌潍、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等战役战斗。1947年荣立一等功,并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1951年6月后,任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军副政委、政委,济南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 1987年11月,任济南军区政委、党委书记。 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998年3月,任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年7月,离职休养。 2005年,荣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曾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二至九次全会,十四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十五大列席代表。 1997年7月,曾出版《躬行实践集》一书,获全军、全国大奖。该书是从担任军区政委期间的一千多篇文章中遴选的。 2007年7月,又出版了《晚晴文思集》和《学吟集》两本书,是从数百篇文稿和近600首诗词中遴选出来的。近几年,有上百篇重要论文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以及《解放军报》等中央级报刊上,如《毛泽东与思想建党》《邓小平与四项基本原则》《陈云与实事求是》《关于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党的领导无往而不胜》《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思考》《民族精神是不可逾越的卫国长城》《继承伟人遗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等。

1985年秋天,宋清渭回乡探亲,曾专程到“母校”,徘徊校园,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三泉小学的名称一直保持到1939年,县城为日伪占领,学校改为伪办小学。 1945年8月,县城解放后,学校改为城关完全小学。

值得一提的是,自清末科举废止,新学勃兴,庙学的地位明显下降;至五四运动后,孔子和儒学的正统地位被颠覆,文庙和棂星门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和价值。

1952年,在该校校址建立中学,始定名为山东省德县初级中学,后改为山东省德县第一中学。现存多数校舍是1954年所建,房山上有一块用混凝土预制的横长方形“黑板”,供各班级办黑板报用;其左上方,有一横长方形混凝土预制面,上书“建设於一九五四年八月”字样。据原陵县一中副校长徐恩深回忆,他是1956年在此入学,是为“五级”,当时这些校舍就已存在了。时隔17年后的1973年,他调到陵县一中工作,直至退休。

1961年10月,改为陵县第一中学。棂星门即为该校南门。后来,“陵县第一中学”的校牌覆盖了“棂星门”三个大字。该校自1985年暑假开始,陆续迁往中兴路西首西关校址(现陵城区第三中学),1986年9月,新高一学生直接到新校址报到入学,学生全部迁往新校。至此,共有高中毕业生24届90个班,向高等学府输入学生426人。而因住宿暂时无法解决,教职工至1990年方搬迁完毕。

陵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于1984年,起初在原陵县师范(现陵城区第二中学)办学。 1986年9月,陵县一中迁走后,该校迁至此处。 1991年,在“复新”的棂星门上悬挂“教师进修学校”牌匾。起初,该校主要从事学历补偿教育;1986年9月设立初中部,1999年9月独立设编为陵县实验中学,迁往文化路1号(现陵城区第四中学处)新校址,2005年9月迁往政府街教育局南原陵县二中校址(二中与一中合并迁往开发区),2016年7月改为陵城区第二中学;1991年开展继续教育业务;1994—1997年,开办艺术学校,共设美术、音乐两个班,毕业生全部分配从事小学教育;1996年9月,因“普九”需要,开设特教班(主要是聋哑学生教育),2008年9月,独立设编为陵县特殊教育中心,迁往安德街道菜园小学院内;1998年9月,开办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2013年9月,教师进修学校迁往陵州路东段路北现校址。可见,该校在此办学27年,开启了不同层面、不同特色办学的新局面,为陵县教育发展所做贡献有目共睹。

综上所述,棂星门以内,由当时的文庙、三泉书院并存,到后来的各种学校不断发展,几乎囊括了陵县儒学教育以及各个层面、各个等级的教育。曾有多少古时先生、现代教师在此激扬文字、解惑释疑;涌现了多少时代才俊、英模人物,恐怕一时无法统计。

陵县教师进修学校迁走后,此院闲置2年。 2015年9月,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成立了全县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在此办公至今。

徜徉其间,原有的平房校舍及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迎接“普九”验收所建教学楼孤独而立、日渐陈旧;唯有几株高大的梧桐、榆树、槐树“与日俱增”、根深叶茂;曾经的朗朗书声渐渐散去,不知此地未来将“走向何处”?

(未完待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