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提效提速奋力跨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40年,我市不断调优结构、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激活经济发展动能——提效提速奋力跨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会场。记者王志伟摄

□本报记者张志宁王德鹏

千帆竞发搏激流,乘风破浪谱华章。

197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7.14亿元,到2017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11.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498.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30.3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9:47.7:42.4。更为重要的是,全市产业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发展模式,走上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健康发展轨道。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却最能说明问题、反映发展变化。40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破解了改革路上的一个个难题,跨过一道道险滩难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德州新篇章。

调优结构、科技支撑,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上闯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测量植株高度、观察熊蜂咬痕、估算粘虫板上的害虫数量、踩上登高车绕蔓……在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这是工人张志平的日常工作。在大棚的电脑控制室,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棚内的各项环境数据。对比人工预设的植物最佳生长参数,系统自动控制幕布启闭、喷雾系统开关等,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等。

市蔬菜办主任田京江用“破茧成蝶”来形容智慧农业给我市农业带来的积极变化。“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慧农业是科技兴农的突破口,它为现代农业打开了一扇窗。 ”田京江说。

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9元,而在1978年,德州地区可谓一穷二白,粮食不能自给,棉花产量降至1962年以来的最低值。

穷则思变,变则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德州迅速试点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落实了土地承包期18年不变的政策。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坚定不移落实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 2013年开始,我市逐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在此过程中,我市创造的“八步工作法”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347.6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41.59%。

2015年1月,我市被农业部列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我市被纳入其中,并定位为“一区四基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市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上不断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564.3万亩,总产178亿斤,是1978年(24.4亿斤)的7.3倍;蔬菜生产由粗放式经营发展为精细化、规模化经营,由品种单一、季节性生产发展为名优特稀品种齐全、设施蔬菜全面发展。 2017年全市蔬菜总面积稳定在300万亩、总产1200万吨;水产养殖业从无到有,从粗放走向精养,从常规走向名优,改革开放之初,我市水产品总产量仅为0.1万吨,201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1.5万吨。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德州农业突破了“以粮为纲”这一农业发展理念的束缚,逐步实现了由以粮为主的小农业向农业内部协调发展的大农业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籽粒玉米近两年累计调减种植面积40多万亩,豆类、薯类等作物面积增加30多万亩。

多年来,我市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为目标,全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40家、农民合作社14438家、家庭农场2548家,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等10余个特色产业体系。随着中央、省农业三产融合的推进,我市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目前,全市创建省级及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省级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5个。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我市着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了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220个,覆盖所有乡镇。目前,我市平均每年多渠道培训农民110余万人次,实现了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全市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9%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

改机制、增活力,创新驱动激活工业发展新动能

工业强则德州强,工业富则德州富。改革开放40年来,德州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产权制度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从最初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到企业承包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上市,40年来,我市工业发展始终伴随着深入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这条主线,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1998年,全市企业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全市首家改制的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德州恒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次年,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成立。通过改革,经济成份由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变为多种经济成份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个体私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几年,我市继续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累计完成1333家。

按照“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指导思想,我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六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0.98%。“七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7.99%。“八五”期间,我市坚持扩总量、抓投入,工业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得到加强。“九五”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力度不断加大,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9.6%,到2000年底,工业企业个数由1978年的1156个发展到48029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县域工业的跨跃升级,狠抓市属企业的改革发展。 2002年6月,华鲁恒升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经不断推动,我市工业实现了由单一经济主体向多元经济主体、公有制经济为主向私营制经济为主的转变,全市工业实现了量的突破、质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贯彻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加速向新型、高端、绿色转变,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015年,我市以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为契机,着重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出台《关于抓大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装备制造、化工、农产品加工、新型纺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规划“10+6”产业布局,实施“三个100”培植工程,明确了工业突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紧紧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层次挖掘企业科技需求,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到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3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8%。

2015年,我市出台人才新政“黄金30条”,每年拿出财政资金1亿元,对企业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奖励。借助政策红利,全市1100家企业与60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进各类科技人才2300余名,打通了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引才渠道。 2017年9月,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列入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支持我市重点围绕区域协同创新、产才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 2013年以来全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是历史存量的近10倍。

在积极培育新动能的同时,我市加快去除落后产能,2017年,7953家“散乱污”企业被整顿、关停,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全线回落,低于全市平均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8%,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随着全市一系列工业强市、工业立市政策的出台,德州工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1978年德州工业总产值为8.7亿元,到2017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498.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78户,数量居山东省第五位。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2099家、164家、14家、3家。

民营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扎实抓好“一次办好”改革,提供精准服务,在全市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自2017年起,我市分两批组织“百企下南洋”活动,鼓励企业以开放的心态谋求合作、寻找商机。如今,民营企业是德州发展的最大“潜力板”“绩优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力量。 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贡献了56.7%的税收、83.4%的国内生产总值、86%的技术创新成果、98%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9%的企业数量;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名牌产品85%以上由民营企业创造。

今年初,国务院就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进行批复,我市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市、县均建立领导推进机制,编制五年行动计划,把实体经济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把项目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把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商贸流通促进市场繁荣,从“消费没得选”到“选哪里去消费”

据市场运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我市监测的24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超2.9亿元, 21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4501万元。“购物德州、美食德州、休闲德州、物流德州”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德州在鲁西北、冀东南的商贸流通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经过1984至1987年的市场建设,德州地区集贸市场发展到433处,专业市场发展到21处,累计投资3215.9万元,建设面积达26万平方米,开放供应的市场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1983年,德百大楼正式开业,35年间,华联商厦、德百天衢购物中心、德百家居广场、德百物流中心、德百房地产公司、德百汽贸城、德百超市公司、澳德乐购物中心等德百集团下属企业先后成立。 2012年11月2日,齐河德百新时代广场竣工开业,标志着德百发展走向县域。此后,夏津德百温泉度假村、夏津德百广场、宁津德百广场、武城德百广场先后开业。 

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机械化麦收现场。记者周坤摄

2009年1月开始,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德州投资经营3家商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德州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万达集团在德州首个项目,也是全市旗舰型的城市综合体,2015年11月开业。

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顺丰等快递行业相继进入德州物流市场,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送餐行业也快速在我市占领市场。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实现网上购物。

在餐饮业,人们从“吃饱肚子就可以”到寻求“舌尖上的德州美味”,一个个主题餐厅、特色菜馆相继开业。同时,四川的川菜、陕西的羊肉泡馍等外地特色菜品不断被引进,肯德基、必胜客等国外特色餐饮业进军德州,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2009年山东省经贸委组织的第四届山东名小吃复评(认定)活动中认定了老唐烤鸡、圣喜牌酱牛肉等36种山东名小吃。 2014年德州市商务局举办了德州名小吃认定活动,山东德州扒鸡集团有限公司的油香圆子、德城区清德冠香园羊肠等66种小吃被认定为德州名小吃。

告别了凭票购买、物资匮乏的时代,德州这座城市也加入了海外购的大军。迪奥口红、香奈儿香水、智利车厘子、加拿大海参……这些以前只有到国外才能买到的商品,现在德州人不用出国便可以享用得到。

1986年德州地区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17亿元,201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7.1亿元。全市商贸流通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市场流通也发生巨大变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初步形成。

强化金融支撑、优化服务方式,现代金融让实体经济血脉畅通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金融体制不断发展,恢复和设立了多种金融机构,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40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银行机构17家,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市场主体,政策性、合作性、储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格局。截至今年10月,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939.7亿元。

2003年,中国银监会德州监管分局成立,积极推动全市银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银行业发展转型。

2011年4月,德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进一步强化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督管理,负责研究分析金融形势、国家金融政策和全市金融运行情况;协调、配合省驻德金融监管机构对全市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等。

2013年12月,为进一步强化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能,金融办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增设监管科。

为进一步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2017年,我市出台《关于实施重点企业“三航”培植计划的意见》,发挥政府“黄金信用”作用,设立续贷周转金、融资担保、金融资产管理基金等政策性工具,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实效。自2017年“三航”计划实施以来,累计为54家“三航”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169笔、金额43.72亿元。先后制定了《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意见》《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引导银行机构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工作。通过举办资本交易大会、中小微企业服务推介会、“银企直通车”、银企项目融资路演对接会等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深度融合。 2016以来全市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23.2亿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落实小微企业续贷政策着力缓解过桥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引导辖区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贷款余额82.01亿元。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全市有上市公司9家,居全省第7位,上市融资124.3亿元;新三板企业24家,居全省第9位。

2011年9月,中国·德州第一届资本交易大会举办。 200多家投融资机构参会,我市600多家重点企业参加。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和提升,资本交易大会实现了融资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对接洽谈的多样化、高层次、实效性,八届资本交易大会合同融资200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千亿元。通过资本交易大会这一桥梁纽带,已有500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与德州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00多家机构来德州开展业务,100多家金融企业在德州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区域投融资交易平台。

1986年至1995年,我市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州地区中心支公司一家保险公司,主要有企业财产险、货运险、家庭财产险等30余种产品。 1996年以来,随着保险市场的放开,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先后入驻。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保险公司达51家,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6.5%;累计赔付支出29.7亿元,同比增长3.1%。保险业务种类逾千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