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

李淑鸿

晚上,重读王愿坚的《灯光》时,郝副营长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的心愿,触动了我对于灯的记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家家户户照明的灯具大都是自制的煤油灯,印象最深的是:漫漫长夜中,母亲在豆粒大的煤油灯下缝补着全家的艰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是在自己村子里,全校好几个年级,也只有两个民办教师。每天晚饭后,我们都拿着自制的小煤油灯去学校上自习。只所以说是自制的,是因为我们找个废弃的小玻璃瓶,里面倒点煤油(多了,母亲是不允许的),再找点母亲做棉衣剩下的棉絮,用手搓成细条便做成一个灯蕊了,放在煤油里全部浸透,然后再找个瓶盖,中间钻个眼,再把浸过煤油的灯蕊从瓶盖的眼里穿过来,瓶盖上面只露一点棉絮,下面长的灯蕊放在玻璃瓶里,小煤油灯便做好了。

家境富裕的孩子用的是提灯,可以避免了长时间在灯下读书留下满脸烟熏的痕迹,提灯上面有盖,下面有底座,外面用玻璃罩着,夜晚走路用手提着,风吹不灭,下雨也淋不着,还可以照亮前面很长的一段距离。而我们在幽暗的煤油灯下刻苦攻读,却不曾感到生活的困苦,反而更珍惜那样的学习机会。在那个只能解决温饱的岁月里,父母节衣缩食是希望我们的命运有所改变,那小煤油灯伴我度过了整个小学时代。

上初中,我去了镇中学。因为离家远,又要上早晚自习,所以便带足一周的干粮住校了。初中我们用上了机器发电的电灯,虽然昏暗,并且常常因为机器出毛病而停电,但学校会统一为学生购买蜡烛,那时候生活有所提高,蜡烛也逐渐取代了煤油灯。从那时起,我便告别了时常熏黑鼻孔、喘个气都得小心翼翼怕“吹灭”煤油灯的日子,也不用在煤油灯微弱的光线下,为了读书写字而努力睁大眼睛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考上了高中,平生第一次在教学楼里上课,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每天晚上,夜色笼罩着校园时,整个教学楼灯火通明,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埋头苦读,内心始终涌动着一丝甜蜜。虽然教室里的电灯总是在下课铃响后几分钟便被学校统一关掉,但我仍然感觉到满足:生活越来越好,人生因为心怀追求而充满了光明。

如今,我早已大学毕业,走上了教师岗位。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耀着鳞次栉比的教学楼时,教室里明亮的灯光透过玻璃窗与外面的月色交相辉映,站在温暖如春的教室里,我的内心总有一种感动:时代迅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我儿时自制的煤油灯,已变成了历史的回忆。现在我再也没有见过煤油灯,而蜡烛也只是孩子过生日时,蛋糕上面插着不流蜡油的小蜡烛,它们在我眼里也成了一种情趣,点缀着这个斑澜多彩的生活。

温暖的灯光,它砥砺着我前行。而小时候,煤油灯下的初心仍然没有改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