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与老故事


  不久前在河南中牟出差,恰好来到雁鸣湖镇的韩寨社区。这是一个崭新的社区,是当地村民们的“新家”。鳞次栉比的排排新房,现代化的生活配套设施,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呈现一派都市小区的时尚面貌,丝毫看不到过往脏乱的窘态。2015年,村民们搬迁、回迁到这里,享受着中牟乡村建设的丰硕果实。“感觉自己过上了城市生活。”一位当地村民笑呵呵地告诉我。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感到惊喜却不意外。如此现代气派的乡村面孔,无异于一次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变”,谁看到都不免眼前一亮,心生惊喜。但放眼全国宜居乡村的建设浪潮,韩寨只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在祖国的版图上涌现出更多的“韩寨”,也不稀奇,甚至是大势所趋。  
  不过,在韩寨社区,有一件事还是令我颇感意外。  
  村民搬入新社区,享受着“新生活”,但留存历史、记录村史的责任感并未淡去。2016年初,四十余名同志成立村志编委会,走访群众、查阅史料、实地考察,其中几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不计年迈为村史工作无私地奔波着。历时一年多,韩寨村志编纂完成,韩寨的历史风物 得以留下宝贵的文字记忆。  改善居住 条件、提高百姓收入、打造整洁村容 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工作,毕竟这直 接关系百姓的生活福祉,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显性”改变。而梳理一村之史、编纂一部村志,耗时耗力不说,于村民的生活也不会带来多么显著的影响,没有那么立竿见影的“效益”。与民生建设相比,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或者被暂时搁置。  
  可事实上,村志的“隐形”价值非比寻常。如果说一个村庄犹如一首老歌,村志,则是这首老歌的曲谱词本,包含着一方水土的人文掌故与民风世情,承载着一代代村人的共同记忆,镌刻着诸多不为人知却值得铭记的历史细节。有了村志,祖辈的生活印记得以流传后世,不至漫漶无人知;后人能看到这个村落的前世今生、风土人情以及独特之处,“前有所稽,后有所鉴”,不至于让歌声在某个历史节点戛然而止。这凝结着当地百姓对祖先、对这片土地的赤诚热爱,也是留住乡愁、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福泽后世之意义不言而喻。  
  很多作家曾向我吐露“苦恼”,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往往于一村一寨找到好线索、好内容,本想深挖历史搜寻更多素材,却发现找不到可用的村史文字,常常只能是“听说”,没有确切的佐证依据,诸多细节无法考证,只能被迫放弃。好比看见了一个很好的孩子,却发现是失忆的,殊为可惜。  
  正因此,当我来到韩寨社区,看到这里的村民能够自发拥有这种留住历史、留住乡愁的长远眼光,我的确心生惊讶,也深感敬意。用当地百姓话讲,不能过上好日子就忘记了以前的老故事。这份视野和意识值得宣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守护住村庄精神的根。□王子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