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农村厕改美化环境惠民生


□金吉鑫姚向阳

  11月13日,在平原县张华镇盆吴村周成军家中,笔者看到,改造后的厕所内,水泥地、蹲便器、冲水设备一应俱全。“旱厕改水厕,方便卫生,没有一点异味。我今年60岁了,没想到能在村里用上这么好的厕所。 ”周成军高兴地说。
  小厕所凸显大民生,农村改厕关系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提升。截至目前,平原县共完成农村厕改31125户,达到全县农村常住人口的90%。
施工队走街串巷完成改厕3万余户
  周成军介绍,农村厕所以前就是“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晴天蚊虫飞,雨天污水流”。有的村民家房子建的宽敞,装修的也很漂亮,却始终解决不了厕所的脏乱差。
  2016年以来,平原县将农村旱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典型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为工作思路,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和目标,下大力气打赢这场民生工程攻坚战。
  “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宣传改厕技术和意义,号召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带头改,长期不在家的户我们也把工作做到位,施工方面我们交给了施工队,他们改得越多挣钱就越多,干活积极性很高。 ”张华镇建管站站长闫秀刚说。
  为确保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各乡镇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改造标准施工,县改厕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检查、重点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督导,对户厕改造的材料、施工、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验收。
  “只要村民同意,我们就能上门改,改完不收一分钱,验收合格了政府给我们结账。 ”张华镇王明村施工队工人袁建青说。借着县里旱厕改造的东风,村“两委”组织施工队走街串巷,完成改厕31125户。
政府给补贴后续服务做到位
  据了解,为加快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在省市各补助每户改厕农户300元的基础上,平原县确定了每改一户,再补助300元的奖补政策,为农村改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除去省市县补助外,不足部分由乡镇、村视情况自筹,形成“国家补助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方式。
  水厕干净又卫生,但是粪污满了怎么办?为做好改厕后续粪液、粪渣的清运工作,平原县政府购置50辆吸粪车分配至各乡镇,各乡镇共建立29处改厕后续管护服务站,统筹做好渣液清运、无害化处理、配件供应、设施维修等工作,建立了管、收、用并重的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改厕“有人改、有人管、有效果”。
  在恩城镇,以片区为单位建立了6个服务管护站,利用7台车辆负责全镇改厕户的粪污清运及维修工作,采取定时上门服务和随叫随到两种形式,元旦和麦收后对改厕户的粪污集中清理,平常老百姓只要打电话,工作人员随时到,收集到的粪污全部运往污水处理厂。在张华镇,粪污多运至果蔬农场和农业合作社,既增强了地力,又实现了粪污的有效利用,这种“农户+服务站+合作社”的生态循环运营方式已逐渐成型。
生态型厕所方便生活还增加地力
  虽已进入冬季,张华镇盆吴村王爱民家的庭院里却绿意盎然。紧靠在厕所旁的栅栏里,一排排挺拔的大白菜竖立在冬日暖阳下,据王爱民介绍,以前白菜长不这么大,从去年开始一年比一年旺盛,这都得益于家中的生态型厕所。“生态型厕所3到5年内不用清理,粪污通过无害化处理成为有机肥,排进距离厕所一两米处的生态小湿地,增加了地的肥力,种植的花草树木根本不用上化肥,蔬菜也很天然。 ”闫秀刚说。
  旱厕改造的红利逐渐深入人心。张华镇东高村的陈丙国过年到梨园村走亲戚的时候,看到人家的厕所干净又卫生,回家后便找到了村党支部支书,让他给自己村里争取个名额。通过向镇政府汇报,今年5月份,陈丙国如愿以偿,旱厕改造工程在东高村如火如荼地展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