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豪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谭涛

11月1日,在第十三届武汉·中国光谷国际杂技艺术节上,我市倾力打造的杂技精品《高椅》力压群雄,斩获黄鹤金奖第一名。“这是德州杂技首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是德州杂技、德州文化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也是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市文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后取得的一项新成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豪如是说。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大棋局的一部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加强顶层设计,筑牢四梁八柱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冲突的新问题、社会矛盾的新现象也层出不穷。 4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李文豪说。

时间回溯到2014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立,并组建了专项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工作联络机制,出台了《德州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了文化体制改革进度台账,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又一次全面展开。

李文豪介绍,4年多来,专项小组制定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和工作要点累计达百余项,按照工作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改革路径,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单位,定期督导推进。为提升各单位对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把握能力,还编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组织参加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形势与政策培训班。在贯彻落实省委重大改革部署方面,出台《德州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大文化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近10个改革文件,为相关领域的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路径。

改革多点发力,激发文化活力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文化惠民消费季中,全市使用消费券金额达509.96万元,直接带动消费2030万元,两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

这是我市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引导文化消费行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成绩斐然,文化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我市积极探索开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组建理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多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文艺院团经营管理机制。

同时,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制定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办法,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22个,其中国家一级馆12个;建成达到国家三级站以上标准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4个;建成标准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00个,达标率97.5%,省定贫困村文化大院达标率100%。文化惠民工程凸显成效,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下转2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