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丁坞镇:“365暖留工程”提标扩面

龙腾达帐篷厂车间。记者 于斌 摄

□本报记者 于斌 本报通讯员 廉政

10月19日一早,丁坞镇纪楼村村民郭峰莉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东郭村的留守妇女创收基地——龙腾达帐篷厂,简单打扫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在这家工厂工作了3年,离家近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工资还不低。”郭峰莉说。郭峰莉的丈夫常年在天津打工,家里有2个孩子上学,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想要出来找工作又顾不了家,全家的开支都要靠丈夫每月寄钱,现在家门口有了工厂,专门招收留守人员,“挣钱不少还能充实自己,现在整个人都特别精神。”她说。

据该厂负责人唐绍喜介绍,他本是天津人,2013年来到本地成立龙腾达帐篷厂,主营帐篷、箱包等产品制作,这些年生意一直不错。 2017年,乐陵实施“365暖留工程”,丁坞镇领导便找到他,计划成立留守妇女创收基地,让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工厂有了劳动力,还能帮助留守妇女解决就业,我当时便答应了。”唐绍喜说,挂牌、装修、扩容、招工再到生产,只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目前在他们工厂工作的留守妇女有70多个,按计件工资结算,每人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一年时间内共招收过200余名留守妇女,带动了他们增收。

“留守妇女大都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没有时间打工,这是很多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像龙腾达帐篷厂这样的创收基地目前全镇共有7个。”丁坞镇副镇长罗一男说。2017年,我市针对留守人员特点,实施“365暖留工程”,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我市下发文件,启动“365暖留工程”提标扩面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帮助留守家庭脱贫致富,丁坞镇建立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关爱留守人员的工作机制,夯实活动室、文娱设施等场所阵地,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关心关爱主题活动,着力改善农村留守人员生产生活、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精神慰藉等状况,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37个村的业务指导,各村组建老年协会、妇联组织,确保有人抓、有人管。针对留守妇女,该镇积极引进增收项目,实现了拟打造四星级、五星级的村均有增收项目,37个村均设立妇女活动室,促进留守妇女间的交流,不定期对村留守妇女进行创业劳动技能培训,丰富留守妇女的劳动知识,提高留守妇女的创收本领。同时组建留守人员文艺团队,配套服装、娱乐等设施,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文艺、健身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不仅是留守妇女,该镇在37个村建立了老年活动室,室内配有棋牌桌,户外配备了健身器材、休闲桌椅,不定期开展防骗、防火、防盗相关安全防范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留守老人相关意识,保护自身安全。并召集村里有特长的人开设老年大学、成立综合文化中心等,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生活,“我们村以前喜欢打麻将的村民比较多,一到农闲时便聚集在一起,去年我们成立了村老年大学,邀请贾希亮任校长,带着一些留守老人画画写字,有时还演节目,现在村风正多了。”纪楼村党支部书记朱国利说。

针对留守儿童,该镇在37个村均设立“四点半学校”,聘请专业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减轻留守家庭负担,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联合市妇联等部门为留守儿童配备图书、活动设施、体育器材等,保障留守儿童全面提升。“四点半学校”内实施监控全覆盖,成立志愿者队伍进行接送,并建立留守人员交流平台,增加留守儿童同外出父母的联系次数,增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学校今年3月建成,目前有26名儿童,都是附近几个村的,每天放学都会有专人进行作业辅导,多是退休教师,得到了我们大家的认可。 ”东郭村村民都这样说。

“留守家庭因其特殊性,致贫的比较多,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扶。今年,我们对标全市要求,进一步推进‘365暖留工程’,实施星级管理,提标扩面,力求打造样板工程。”丁坞镇党委书记李汝林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