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传承中医国粹守护百姓健康

中医医联体成立揭牌仪式
秦俊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召开
中医药文化节义诊现场
独具特色的精品药房

传承中医国粹守护百姓健康——记奋进中的德州市中医院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王琰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需求为己任,德州市中医院肩扛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重任,提硬件、育人才、强内功、扩影响,全力打造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建成鲁西北地区中西医结合品牌高地。
  近几年,德州市中医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7个专科被列为国家、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连续3年举办全市中医药文化节、连续2年举办中医膏方节;培养了30余名国家、省、市级中医人才;先后荣获全省卫生计生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医保健服务先进单位、全市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德州市文明单位、德州市百姓满意医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中医药事业在德州的崛起,让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也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立足传承
营造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
  门诊大厅内悬挂的正楷金字“名医堂”木匾散发着传统文化气息,墙壁上一幅幅展牌讲述着华佗、孙思邈等一代代名医事迹,诊室里诊桌、诊椅、诊床、屏风、器械柜、书橱等中式家具展示着中医国粹风貌,一条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记录着中医养生知识……走进市中医院西院区,处处透出的中医文化的韵味给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带来安定,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年7月份,在我市第三届“中医药文化节”期间,市中医院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找名中医看病的市民排起了长队、数百名市民争相体验中医适宜技术、国医大讲堂的名医为市民作健康讲座……在这里,市民充分感受了一场“中医盛宴”。据了解,市中医院已连续3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为了让更多人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医院还举办膏方节、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广大市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在全市掀起了践行中医药健康养生新理念的热潮。“来这里不仅为了治病,更是为了追求健康。 ”多年来,市中医院始终坚持这一办院理念,关注市民的中医养生与保健。医院先后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教授,在国医大讲堂开展养生保健知识等公益性讲座,举办“八段锦”养生培训班;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发布中医药防病治病健康知识9000余条,提高市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强化特色
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高地
  60岁的张女士有着10多年糖尿病史,一直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她说:“医生用西药控制血糖,用中药治疗并发症,效果很好,我很信赖他们。 ”据市中医院院长王平介绍,内分泌科是国家级重点中医药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打造重点专科,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今年,医院再增4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截至目前,已建成13个重点专科,其中内分泌科为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骨伤科、脑病科和糖尿病科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脾胃科和心血管科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眼科、不孕不育科、皮肤科、外科和肺病科为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耳鼻喉科为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重点专科建设格局。此外,医院先后成立市医学会妇科内分泌、物理医学与康复、糖尿病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麻醉与疼痛、中西医结合康复和肿瘤等20个专业委员会。
  随着“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市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未病先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市中医院加强治未病科建设,配备了体质辨识仪、四诊仪、经络检测仪等设备,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压豆、中药湿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运用养生操(八段锦、颈椎操等)指导康复锻炼,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中医传统疗法和保健措施。此外,该科室还承担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为做大做强重点专科,医院配有128层和64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数字胃肠机、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大生化、四维彩超、DSA等医疗设备300余台。近年来,又相继为内分泌科、脑病科、骨伤科等重点专科配置了灸疗类、热疗类、电疗类、超声磁疗类等中医诊疗设备。短短几年,市中医院打造了一批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较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专科品牌,赢得了德州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的信赖。
  此外,市中医院尝试推出围绕患者转的专病门诊25个,极大地解决了患者就诊时不知该从哪个科室挂号的难题。“这种全新的求诊路径为患者省下大量往返时间,免去了不必要的开支。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才兴院
名专家团队提升医院软实力
“对医院来讲,只有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专业水平突出、业务能力强、医德好医风正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市中医院领导班子思路明确。
  请进来。在市中医院,每周都有来自国内知名医院的名中医专家来坐诊、手术、指导。近些年,医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德州协作基地,加入全国康复医学和护理联盟,名医堂定期邀请北京同仁堂知名专家来院坐诊,在名院、名医的带动下,医院中医诊疗水平持续提升,一批批青年专家得以迅速成长。
  送出去。每年医院都会派医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进医院学习充电,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百余次。“这次去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了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理念,让我的专业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7月学习回来的侯岩珂说。据了解,医院共派出11名医生作为我市派出首批次中青年医学专家,到上级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
  中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师承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半年,秦俊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顺利通过验收。9月,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二批继承人出师名单出炉,以秦俊岭为指导老师的2名学术继承人脾胃病科李勇、耳鼻喉科李明顺利出师。在师承教育中,秦俊岭言传身教,悉心指导,将30余年积累的学术精华和技艺传授,2名继承人也充分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了结业考核。
  截至目前,市中医院共有国家、省、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专家各1人,国家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省名中医药专家3人,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国家、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6人、传承人12人,省中医技术骨干5人,省“三经传承”师资4人,省“五运六气”师资2人,省中医健康教育大讲堂骨干师资1人,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市首席专家1人,市名中医药专家16人、市卫生英才4人,市卫生高层次人才10人。
热心公益
不忘初心,践行社会责任
  市中医院坚持“仁术、博爱、奉献、和谐”的办院宗旨,始终以百姓为中心,热心公益事业:每年进社区下乡镇义诊20余次;举办“中医养生大讲堂”百余次;去机关到企业进学校,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百余场……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中医院积极响应号召,派出姚洪杰、李明明到重庆秀山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工作,这是继2015年后,医院派出两名援疆医生之后的又一次帮扶。医生通过开展中医传承、新技术、新项目的培训,帮扶当地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传、帮、带、扶”的长效机制,让优势医疗资源精准落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救治能力。
  9月16日,市中医院名中医杨京慧、刘政来到临邑县中医院授课,为300余名中医大夫进行培训。这是我市举办“三经传承”进基层巡讲的第一站。“我们共派出4名医生作为授课人,下一步将走进宁津县中医院、陵城区中医院,提升基层、社区慢性病、常见病的诊疗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的自我养生保健能力。”王平如是说。
勇于担当
引领区域中医药事业跨越发展
  作为全市中医医疗机构的龙头单位,市中医院始终承担着带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牵头成立了德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发挥自身优势,引领中医技术的进步;在全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层人员千余人;建设我市唯一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承担着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的重任;打造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中医药专科,让百姓享受到最优质的诊疗服务;先后建立了名医堂、精品药房、国医大讲堂等,发挥中医优势,传承中医国粹;承办全市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等活动,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培养了众多国家、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有目标,求进取,在发展中不断思索,在思索中不断创新,这就是市中医院跨越发展的最佳答案。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要求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成效。今年4月,医院被评定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月17日,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级中医医院现场评审,这意味着医院的发展再上新台阶。王平表示,德州市中医院将以此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再出发,用实干与担当共同绘制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蓝图,让中医药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成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