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普利森集团改革发展20周年巡礼

普利森公司办公楼
普利森公司车间一角
先进的履带板生产线
FMS油缸加工生产线

创新风劲 扬帆远航——山东普利森集团改革发展20周年巡礼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于洪庆
  20年时光,在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来说,却是起死回生、旧貌换新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
  山东普利森集团的前身是德州机床厂,有着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辉煌业绩,因为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1998年企业走到生死攸关的时刻,企业资不抵债,内外交困,各种包袱沉重,濒临破产边缘。危急时刻,新一届企业领导班子到位后,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打破铁饭碗,打破干部终身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新品创新,一系列措施迅速使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目前,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90多万平方米,拥有总资产10多亿元,以机床制造为主业,兼营铸造、职业学校、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连续十四年入选“中国机械500强”;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8年,普利森品牌成功入选“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和“山东省制造业百家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咬定改革不放松,闯“险滩”迎新生
  1998年11月初,陈声环受德州市委、市政府委派,调任德州机床厂任党委书记兼厂长,上任之初他面临错综复杂的企业内部矛盾以及改革攻坚的巨大压力,改还是不改?陈声环认为,不改革德州机床厂只有死路一条,唯有改革才能闯出一条生路。他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铁饭碗”和干部终身制,所有的干部档案封存,重新竞争上岗,干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没有贡献不论级别多高只能拿一份保底工资。此举一出,犹如一块巨石投进平静的湖面,非议声、抱怨声四起,甚至有人上访闹事、封堵办公楼、砸坏办公室玻璃,但陈声环顶住了压力,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为使机床厂起死回生,经过调研,陈声环制定了以人为本的“市场、吃饭、稳定”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首先,提出了以产品销售为龙头,以市场为中心,全员奔市场的口号。强调技术人员设计出的产品、技术工人生产出的机床,卖出去才是商品,卖不出去只是产品,时间长了就是废品。在分配政策上全部实行回款提成,并且是“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卖得多不但提成多而且再给予奖励,反之,还要处罚。其次,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全部中层管理岗位在全省、全国进行择优招聘,先后外招多名有专业特长的中层干部,有效地提高了管理队伍素质。第三,创新激励措施,把职工工资年增长率作为考核车间主任、分厂厂长或子公司经理正职的一项硬指标,使人人身上有指标、有任务、有压力,让混日子的人没有市场没有饭碗。
  在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普利森通过实施“质量、服务、交货期”的品牌战略,不断完善销售网络体系和服务体系,对业务员进行信用等级管理,实行企业销售指标层层分解,定期考核,末位淘汰,增加了销售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进一步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为产品市场的扩大、销售收入的递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心人天不负。德州机床厂很快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实现了一年保吃饭,两年扭亏,三年就成为全省扭亏为盈企业典型,陈声环走上了山东省扭亏为盈先进企业的领奖台。趁热打铁,随后陈声环又制定了“现代化、多元化、集团化”的企业发展战略,2001年7月成功组建了德州德隆(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企业第一次改制;2002年底,组建德州普利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现国有资产全部退出; 2008年7月正式变更为山东普利森集团。企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20年间,企业产品产量从1998年的680台,到2011年的4160台;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从1998年的5875万元和5694万元,到2011年的9.76亿元和10.1亿元,分别增长了5.1倍、15倍和17倍。
迎接新挑战,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
  普利森在机床市场形势较好的时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前进行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为其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创造了先机,也为应对群雄割据、竞争异常激烈的机床行业,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和巩固行业地位奠定了基础。
  2011年以后,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机床生产企业迎来了新挑战,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高速增长期转入调整“阵痛期”,订单大幅减少,普通机床无人问津,有的机床生产企业被迫停产甚至破产重组。何去何从?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陈声环认为,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全面升级企业综合实力。 2012年,陈声环提出了“提升、效能、品质、品牌”的改革方针,“提升就是不断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生产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以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陈声环说。
  从2012到2016年是普利森公司上下卧薪尝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期,全面提升科技研发、市场开拓、售后服务、品牌管理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激烈动荡的行业大调整大洗牌的时期稳稳站住了脚跟,实现了聚焦主业不松劲、不停产、不减员。
  产品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生产出科技含量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陈声环确定了产品开发的“双高”原则,即坚持“高门槛、高科技含量”。普利森紧跟时代潮流,大力研发了多款精密、高速、高效、柔性并具有网络通信等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不断推动机床产品迈向高端化、占据智能制造的制高点。近3年,普利森已承担完成省级技术创新项目25项,全部通过省级鉴定,其中深孔类产品TK2120/1Y、TZK63、履带板加工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
  尤其是近年来,针对国内企业越来越多选择“机器替代人工”,自动化成套、客户化定制已成为行业发展风向标的新形势,陈声环正确把握多变的经济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及时调整战略,加快企业升级的步伐,利用在复合加工和自动化生产方面积累的大量经验和技术储备,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和成套解决方案,逐步向特色化、差异化、高档化方向发展,成功把握住了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普利森全面升级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靠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留住客户,不断开拓新市场,不断强化“质量、服务、交货期”的品牌战略,只要客户提出的要求千方百计满足,对产品质量进行近乎苛刻的把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
  2017年,陈声环在认真总结普利森应对经济下行、保稳定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恢复、发展、提升、品牌”工作方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创新推向新的高度。早在2017年春天,陈声环就预料到国家将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环保治理攻坚战,环保不达标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他克服困难,投资2000多万元,新上喷漆环保设备、烧黑炉烟气净化设备、热处理油池油烟处理设备、烧黑酸洗池处理设备、铸造电炉设备等20多台套环保设备,实现了全过程清洁生产,又一次为普利森长远发展赢得了先机。
  普利森经过连续几年的稳定发展,已积蓄了比较雄厚的实力,市场地位逐步巩固,销售收入屡创新高。陈声环说:“经济新常态对企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最主要的是普利森在产品研发、队伍建设、企业管理上实现了新突破,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经过这次机床行业的大洗牌,很多耳熟能详的机床品牌退出市场,其中不乏行业中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正是因为普利森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有了今天的临危不乱,企稳向好发展。 ”
以人为本,打造“四支队伍”,筑基业长青
  从1940年到2018年,普利森人在发展的道路上,继承百折不挠、不畏艰难的红色基因,不断超越自我,历久弥新,距离百年企业还有22年时间。“‘打造百年企业’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员工的需要、股东的需要。 ”陈声环说。现在,普利森正朝着打造德州市第一家百年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
  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希望。陈声环提出了打造“四支队伍”,即培养一支“敬业、自省、感恩”的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忠诚企业,精专业务”的销售队伍;打造一支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爱岗敬业的技术团队;弘扬工匠精神,发现、造就一批“冠军级工匠”人才。
  人才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针对机床生产企业最令人头疼的技术骨干人才流失问题,陈声环提出解决“四个方面问题”拴心留人,一是经济收入,二是发展平台,三是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四是有成就感。在分配制度上大幅度向产品开发倾斜,使产品开发人员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在人才使用上,陈声环提出“唯才唯能”的原则,只要是人才,就绝不会埋没,凡是人才都能在企业发挥作用。特别是企业“冠军级工匠”工程,建立的专项工程长效化,鉴定考核标准化,激励政策显性化的机制,解决了高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
  普利森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关注公益事业。近年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就业机会1500多人次。在社会公益事业和扶危济困活动中,陈声环亲自组织,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救助困难员工和失学儿童,捐资兴建了普利森希望小学,修建了德隆路。在普利森改革发展20周年之际,陈声环又将刚刚获得的“陵城区十佳科技创新创业人物”1万元奖金捐赠给企业的4位困难职工,为他们送去了一份关爱和温暖。企业多年来向社区建设、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等一系列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等近千万元。在社会上赢得“德隆厚德”和“普惠一方”的赞誉。
  陈声环说,“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要想实现基业长青,必须培育企业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创新注入持久动力。 ”经过近八十年的风雨洗礼,今天普利森已经形成了以“打造百年普利森”为核心,以“普惠一方、利业利国、森茂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制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质量、服务、交货期”“敬业、自省、感恩”等企业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其作用已经显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普利森集团改革创新没有停顿,向着高质量发展没有止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普利森这艘巨轮必将承载全体员工打造百年普利森的梦想,驶向又一个胜利的彼岸。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