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道:退休不褪色——记宿安乡邓家村原支部书记


  王成道,男,1946年8月生人。中共党员,宿安乡邓家村退休支部书记。1974年4月,28岁的王成道经过村民积极推选成为邓家村会计,1978年担任村主任,199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参加工作近50年来,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时时刻刻把村民放在第一位。在他的带领下,邓家村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称号;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称号。
  村里人常说,王成道同志是一名优秀的老干部,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王成道今年已经73岁了,但作为村干部的他,时刻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村民中的威望很高。退休的王成道仍然退休不褪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表率挥余热。
  从邓家村通向沙河方向有一条3米宽的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已经残破不堪,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新任村支书提议采取集资的方式先把路修起来,但考虑到村民今年刚刚投资了大棚新技术种植,正一筹莫展的时候。王成道站出来说:我修。回到家后,王成道和妻子说,村头的路我来修。妻子接着说,可以村民集资把路修好。王成道说,今年村内大棚种植上新技术,村民投资不少,不能让村民集资。
  妻子说:“你疯了,这条路3米宽,50多米长,靠你自己怎么修。”王成道说:“我看到周围有拆房子的,有好多没人要的半头砖,我们可以捡回来铺成路也是很结实的。”说完笑了起来。妻子说:“你呀,干了一辈子,节约了一辈子。”他说道:“那当然,国家的钱和村民的钱该省则省。”妻子了解他的脾气,也非常支持他。
  说干就干,他和妻子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蹬着脚蹬三轮去附近捡半头砖,一车车的往路旁运,老两口就这样一边捡砖,一边用自己的双手、铁锹和锄头开始修路。早出晚归成了老两口生活的常态。儿女心疼的说:“你都七十多岁了,每天还干这么长时间,身体会吃不消的。”王成道总是笑呵呵的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有力气,啥时候都不老,在家待着会闲出病来的,就当锻炼身体了,我把这条路修好,人们出行就方便了。”春天的气温不高,但每天汗水浸湿他的衣服。村民过来帮忙,他总是说大棚里活多,你们去忙你们的,我现在退休了,慢慢干就行。
  经过两个多月,最终这条道路完美修好,村民出入方便,其中,老书记的艰辛与不易村民心里很明白,老书记总是默默的付出,可他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他依然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一大家人,家庭负担也很重。但是他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主动带领村民清理垃圾,保证环境卫生,宣传长效机制。就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实事,也许别人都不以为然、甚至忽略了,可他觉得只要是对村民有好处的事就是大事,就应该去认真完成。
  在生活中,他充分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以前,他是村干部,对待群众是朋友,更是亲人,村民们的心里话总愿跟他说。关心群众、热爱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常利用闲暇时光与群众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状况。当群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是耐心地开导,尽自我最大力量去帮忙群众渡过难关。
  如今,他退休了。依然积极的为群众着想,帮助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常有人说,“都退休了,不好好休息,你图个什么啊?”他一脸笑容地答道:“不图什么,就图自己心里舒坦。”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许多的不平凡,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成一个个文明、和谐、温馨的音符,奏响了邓家村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篇章。
  为村民服务了45年的王成道说:虽然我退休了,但我会继续做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赵海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